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晉國強盛時,為何不吞併秦國呢?

歷史上的晉國強盛時,為何不吞併秦國呢?

原標題:歷史上的晉國強盛時,為何不吞併秦國呢?


春秋和戰國時期,都盛行兼并,雖然性質相同,都是不義之戰,但是春秋殘存一點古禮,而且就戰爭規模而言,春秋都是小型兼并戰爭,爭霸戰爭是主流;而戰國則是大規模兼并戰爭,滅國是主流。


春秋四大強國,晉、秦、齊、楚。四大強國,縱然一時有強有弱,但是也不是輕易就能滅國。

崤之戰前秦晉接好,殽之戰後兩國聯盟破裂。秦穆公在殽之戰,彭衙之戰失敗後,在王官之戰獲勝,動搖了晉國的霸權,但是實際利益未有,隨後秦穆公轉向西拓地千里,滅國十二稱霸西戎。


秦晉爭霸中雖然晉國勝多敗少,但是從戰爭行為上看,秦國主動挑起的頻率更高,可見秦國實力沒有衰弱到一蹶不振地步。晉國的戰略是阻止秦國東進爭霸。


?


所以麻隧之戰後,儘管秦國累世不振,但是在晉楚長達百年的爭霸中,秦國為楚國盟友,齊國為晉國盟友。互有支持,如果晉國一意孤行要滅秦,元氣大傷不說,楚、齊必然不同意。

畢竟晉國已經如此強大,如果再收納秦國領土,將成為春秋時期領土獨一無二的大國,其他國家豈能不懼?


公子夷吾當上國君後派兵打過姐夫秦穆公,結果被秦穆公給揍了一頓,這說明秦國力量也不弱,畢竟同為春秋五霸之一,更是戰國時期的龍頭,所以秦國實力不是任晉國隨便揉捏的;


再者說晉文公重耳後,晉國設六卿制度,晉國大權漸漸開始旁落,晉國公族力量逐漸削弱,後來晉國也就沒有能力滅秦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鄭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項羽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裡就敗給了劉邦呢?
漢朝末年,何進手下那麼多兵馬,為何還要董卓去殺十常侍?

TAG:老鄭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