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有序推進 為全面鋪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打下基礎

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有序推進 為全面鋪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打下基礎

記者從8月14日在昆明舉行的國家公園國際研討會獲悉,涉及我國12個省區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按照中央和有關部門批複的方案及總體規劃有序推進,不斷探索和落實各項試點任務,目前已形成包括「成立統一管理機構」「建立自然資源產權體系」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等在內的經驗,為全面鋪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2015年以來,我國積極開展國家公園建設的有益探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先後審議通過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4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後批複神農架、武夷山、錢江源、南山、普達措、北京長城6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方案。「我們要以大熊貓、東北虎豹、亞洲象、雪豹等旗艦物種為主要保護對象,建立物種類型國家公園;要以三江源、祁連山、橫斷山、秦嶺等重要地理單元為標誌,建立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公園;還要規劃建立以青藏高原為主體的『世界第三極國家公園群』,最終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表示。

記者了解到,之所以選擇以上地區作為試點方案,一是充分考慮了資源的代表性和突出價值,即是否具有極其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科學內涵;二是這些試點區均存在不同類型自然保護地範圍的交叉重疊,管理破碎化現象嚴重,亟須對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國家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張鴻文介紹,在成立統一管理機構方面,三江源、東北虎豹、神農架、南山、錢江源、武夷山、普達措相繼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或管委會,對原有各類保護地機構、編製、人員進行整合,組建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和垂直管理體系,使原有的多頭、破碎化管理得到改變,為打破保護地「九龍治水」、形成統一規範高效的國家公園管理新體制積累了經驗。在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建立自然資源產權體系方面,東北虎豹、神農架實施了林(參)地清收還林、裸露山體生態治理、重要保護動物生態廊道建設等生態修復工作;祁連山、神農架探索實施試點區範圍內礦業權、水電站等相關產業的退出機制;針對集體土地佔比較大的現實,錢江源、武夷山探索開展集體所有制土地管理方式和補償機制,為國家公園建設中集體土地用途管制和經營方式積累了經驗。

在強化保護的同時,部分試點區還積極與周邊社區協調,通過實施多種中央生態補償或轉移支付措施,保障原住居民收入不降低、生活質量不下降。其中,在社區共管方面,三江源創新建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全面實現園區內「一戶一崗」,聘用17211名生態管護員上崗;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方面,湖南省政府審議通過《關於建立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並制訂了《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集體林地和林木使用權流轉及生態補償實施方案》。

儘管幾年的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張鴻文坦承,試點推進中仍面臨一些困難、存在若干問題,包括規劃範圍和功能區劃分不盡合理,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管理體制不明、機制不活,法律法規、規程規範缺失,資金保障不到位等。他表示,這些問題仍須加強研究和探索,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以便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借鑒。(光明日報融媒體記者張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智能製造成產業振興新引擎
誰告訴你上了大學就不用學習了?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