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七」揭秘,14年抗日戰爭結束,日本人為什麼在此地投降?

「七七」揭秘,14年抗日戰爭結束,日本人為什麼在此地投降?

敵人從哪裡來

把他打回哪裡去

中華民族

是一個鐵的集體

我們不能失去一寸土地!!!

1937年7月7日,農曆六月廿九。歷史奔流至此,瞬間迅猛改道。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抵抗外敵入侵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烈的戰爭,也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贏得全面勝利的反侵略戰爭,由此開始。

「七七事變」到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十一年,關於這段歷史,無論你是80後,90後,還是00後,都不該淡忘,也不敢淡忘。它帶給中國人的不僅是傷痛和屈辱,更有熱血和鬥志,也更能看清這個世界「自由,正義」國家的嘴臉。

從這一天開始,大半個中國淪陷於敵,億萬同胞終日苟活於侵略者的刺刀和鐵蹄之下,資源被掠奪,人民被欺凌。

無盡的荼毒,無端的橫禍,稍有不慎皆可丟失性命,說你是「抗日分子」便是殺身之禍,說你「共黨分子」便是滅門之災。人民以歌為泣,以血為書,號慟之聲天地可聞,他們之前日盼夜盼的全面抗戰也從此爆發。

日本人為何如此想霸佔盧溝橋?從當年的地圖上可以看出:此時北平城事實上已三面陷入日偽包圍,只剩西南面尚有29軍駐防,宛平一失,平漢線被切斷,北平將成一座孤城,守住盧溝橋,就是守住北平與中原的通道。

7月8日,「七七事變」後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通電:「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八年抗戰,由此開始

抗日戰爭中日雙方打到湖南就相持不下了。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抗戰的前哨陣地,是戰鬥最多、最慘烈的主戰場之一。在此期間,侵華日軍總兵力的35%夾擊湖南,國民黨正面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集中在湖南抵抗。中日雙方在湖南先後展開了四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湘西會戰等大規模的絞殺戰。

鳳凰衛視曾經有一個節目討論這個問題說,不管中國其他省份是否會淪亡,湖南一定不會淪亡,因為湖南人絕不會投降!中日投入20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會戰超過20次,中國鮮有勝績,但是湖南境內就有6次大會戰,中國四勝一平一負。經歷戰事之多,戰績之盛,為全國各省區所僅見。囂張氣焰的日寇在湖南的萬千血性軍民面前,撞得頭破血流,敲響了日寇走向失敗的喪鐘!

湖湘文化中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

楚國雖然是一個包含今天湖南在內的更大的地域,但是從春秋戰國開始,湖南是楚文化重要的發源地,其民風彪悍,崇文尚武。早期的流寓諸賢促進了湖湘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其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屈原。屈原原本是湖北秭歸人,被流放到湖南後,他在汨羅江投河自殺。他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他在《離騷》、《九章》、《九歌》等詩中抒發的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和對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此後湖湘文化,以至於成為了湖湘文化中胸懷天下的先天基因。《史記·項羽本紀》有記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越是在強敵面前,湖湘文化中以命相搏、奮起抗爭的意識越是得到極大喚醒。

唐宋以後,不斷有文人騷客流放湖南,宋朝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賦予了湖湘文化中「天下」情懷,湖湘文化逐漸興盛。宋朝以後,理學起於湖湘,傳於道統,勝於朝堂。明清以降,至近百年來,湖南人才爆發,湖湘文化和湖南人逐漸成為了中國歷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相對於其它地域和區域,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這個影響涉及面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發展進程,還包括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大家耳熟能詳,個別人物甚至婦孺皆知,比如陶澍、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胡林翼、彭玉麟、魏源、王闓運、譚嗣同、黃興、楊度、齊白石、譚延闓、蔡鍔、宋教仁、陳天華、沈從文、丁玲、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粟裕等。二十三歲結婚時,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寫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開始大肆搜捕和屠殺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決心一死。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就是湖湘文化的特有基因,這種胸懷天下、捨我其誰、勇於犧牲、不信邪不怕惡的氣概讓人血脈噴張!

湖南人堅韌的 「犟」勁和血性在抗日戰爭這樣的歷史時期再一次展露無疑,在中國大地上殘酷殺戮、瘋狂肆虐的日寇,在湖南真正遇到了剋星和對手。那時的國軍雖也有川軍等其它地方的部隊,但是戰場在湖南,湖南的老百姓積極支援抗戰,戰場損失的兵員許多是就地徵召的,數十萬湖湘子弟補入第九戰區部隊,包括第74軍、第4軍這樣的鐵血精銳,隨時保證了部隊的持久戰鬥力。

1944年3月5日,湖南省政府主席、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上將在國民政府行政院會議發言中指出:「湖南省戰時對國家貢獻居全國之冠!」,這番話令與會者全體起立,掌聲經久不息!日軍也有類似評價,1944年10月,日軍終於佔領長沙後,第6方面軍參謀長宮崎周一中將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說:「湖南人自尊心強,富於尚武風尚。」人稱「中國通」的岡村寧次點頭稱是,他數次參與在湖南境內的會戰,對此有更深的感受。

中國正面戰場經歷長沙會戰、常德會戰後,日本如強弩之末,再也沒有能力和信心組織起強有力的攻勢作戰。相反,中國軍隊越戰越勇,中日正面戰場中方的反攻戰即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餘人,戰線長達200餘公里。湘西會戰中國軍隊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殲敵3萬餘人。

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入反攻階段。這裡固然有國際形勢有利於中國的抗戰和當時美蘇支持的力度加大的背景,但是在湖南戰場上中國軍民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浴血奮戰更是激起了中華民族戰勝日寇的信心和勇氣。日本第一個投降書正是在湘西會戰的湖南芷江機場洽降和草簽的。

81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首那段讓中國人民付出慘痛代價的戰爭的時候,視線一定要在湖南停留一下,並要為湖南鼓與呼。

在那個中華民族奮起抗爭的時代,正如湖南人楊度在其《湖南少年歌》中說:「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耐得煩的秉性,使湖南在中國抗戰歷史上再一次證明了其在中華民族面臨危亡時的剛強與血性、堅韌與擔當!

這就是為什麼抗日戰爭相持在湖南

反攻在湖南

勝利在湖南!

有趣,有用,有態度

盡在【歷史故事】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屯門海戰: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戰役
歷史上十大兵家必爭之地,看你的家鄉排第幾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