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新房的9個坑,你踩了幾個?
買房是人生大事,好不容易湊夠了首付去買房,然而去開發商那裡購買一手新房的時候,卻不小心掉進了各種各樣的坑,下面是常見的9個坑,不知你踩了幾個?
1、預約看房
一般我們去看房,都會和置業顧問預約,置業顧問會根據時間帶我們看當前陽光較好的房子。但是這房子的採光在這個時段以外就說不好了,沒有經驗的朋友很容易憑藉名列前茅感覺中招。
還有,就算自己去看房,選了房子,置業顧問也會帶你去看目前時段陽光好的房子,然後告訴你,要是你看中的房子被別的顧問拿走了,這個房子也很好。
所以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多觀察,不要輕易相信置業顧問的話,理性分析。
2、虛假宣傳
開發商對於房子做出的各種承諾,比如社區配套、房屋質量等一定要將之落實到合同上,不能聽信口頭承諾。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分辨,怎樣的宣傳是虛假的。
總之,買新房不要相信開發商的口頭承諾,一切都要落實到合同。
3、贈送面積
看了上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所謂的贈送面積本來就屬於業主的,談何贈送?
4、看樣板房
樣板房的裝修以及傢具,很多時候在效果和燈光的作用下會欺騙你的眼睛,同時很多樣板房的尺寸與實際交付尺寸會有出入。所以,購房的時候要以戶型圖為主,樣板房僅供參考。
5、精裝修房
關於帶精裝修的商品房,在和開發商簽訂合同時盡量細化合同,不要籠統寫「精裝標準每平米多少錢」之類的話。要盡量細化到什麼品牌材質的地板,什麼型號的家電,衛浴廚具包不包等,保證合同「唯一性」。
當然,如果市場行情較好,開發商比較強勢,那麼改合同可行性就不太大了。
6、合同陷阱
有一些開發商在沒拿到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就鼓動各個銷售代理機構去宣傳,說這是內部認購,這種銷售行為是不合法的。
買房之前一定要看開發商有沒有這「五證二書」——五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兩書:《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
對照一下有沒有這5證2書,就知道這個開發商是不是合法預售商品房。
7、補充協議
比如說,開發商違約,應付的違約金是總價款的月萬分之三;而購房者違約,要付的違約金卻變成了總價款的日萬分之三。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合同條款上的雙方權利和義務是否對等。
8、交房日期
這個是所有買了房子的業主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我們在購房合同上看到這樣的情況:甲方只在合同上註明竣工日期,運用「水電氣安裝後、質量驗收合格後、小區配套完成後」等一些模糊的語言,而不註明交付使用的日期。
所以,在買房合同的時候,一定要將交房日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規定為「某年某月某日」,並註明開發商不能按時交付使用所承擔的違約金。
9、交付使用
新房交付後比較常見的是物業問題,在這裡提醒各位要買房的朋友,關於物業費,一般都會在合同上有約定。如果物業公司想要更改物業費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並且與業主提前協商。
對於物業公司私自變更物業費的情況,業主不要聽之任之。
請評論區發表一下你買房時遇到了哪些坑?


TAG:跑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