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代辨別龍紋的特點

中國歷代辨別龍紋的特點

宋代龍紋的特點是矯健雄奇,看似異常迅猛,龍犄角分叉較早,龍角曲度大,多雲紋環繞,龍嘴大張,露齒,吐舌,眼睛不明顯,龍發龍鬚均為幾縷,飄向腦後。此類龍紋大多出現在定窯印花器物上,龍鳳紋在宮廷用瓷上大量採用,民間則不得使用,特別是在定窯印花雲龍紋洗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定窯龍紋飾

元代龍紋特色很鮮明,元龍紋龍形蜿蜒細長如蛇,頭比身軀小,頭呈扁長形,上頭鼻樑前端有尖挺形和平整形兩種,平整形鼻尖兩側有龍鬚,但是很短,尖挺形則無。龍光頭無發或者有幾縷飄在腦脖處。龍張口,露齒,吐舌,額頭高凸,兩眼凝視前方,角和發朝向後方,龍角與鹿角相似,背脊朝上狀如火舌,四足肌肉結實,關節彎曲,爪張而有力。有三,四,五爪不等,五爪罕見。尾部漸細而尖,也有少數火焰狀尾,一部分龍紋腹部呈環節狀,猶如蛇腹,鱗片有多呈魚鱗狀,網格狀,胸部和身軀間繪有火焰狀條帶紋。雙龍戲珠紋珠子比較小。

元朝官方規定,五爪者為龍,五爪下者為莽;至元二年(1336年)元廷下令「禁服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赭黃等,是龍紋最終變成封建帝王權威象徵的開端。

元 雲龍紋飾

明朝的龍紋在元朝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其總體的特徵是龍的形態整體看起剛烈兇猛,龍紋極具威嚴之氣,散發出濃重的皇家氣息。龍爪呈風火輪狀,五趾間距幾乎相等,第一趾與第二趾呈蟹鉗狀,後四爪同向。龍鼻多數上翹,特別是表現在夔龍上,夔龍鼻高翹並且翻轉。

龍發明顯,有一簇清晰可量的長豎發,狀如火焰,有的傾斜,但是很僵硬。鼻端有兩根龍鬚飄揚,少數龍的龍睫毛比較明顯,並且上揚。龍眼睛漸漸地清晰起來。龍嘴一般,上顎要長於下顎,俗稱豬嘴,龍大多是尖尾,並且五爪龍居多。前期多數龍紋的龍角描畫模糊。

明 雲龍紋飾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龍身比元代要粗大,其他方面基本承襲了元代的風格,在宣德時期,有一種雙翼龍紋出現,此後各代直到清朝都還有。弘治之後,龍眼逐漸描繪清晰,龍兩眼平視。嘉靖龍紋的睫毛寫實,一般用數根短豎線來表示。

永樂 雲龍紋飾

嘉靖龍紋新題樣,有常見行龍,穿雲破霧,威風凌凌,霸氣十足。 有一種正面龍,龍體不作彎曲狀,而是豎直的伸張開;還有一種螭虎龍,描畫簡單草率,狀似壁虎,有行走狀,有團狀。明晚期,龍畫得比較草率,線條凌亂,色彩淺淡,填塗粗糙。崇禎時的正面龍,面容枯槁,老態龍鍾,了無生氣,更無威嚴之感,反映明王朝氣數已盡。

清康熙 雲龍紋飾

清朝早期龍的形體和形象具有明朝的遺風,比較威嚴。康熙朝始見過牆龍紋。乾隆時期,龍的神態變得和善,少了神聖不可侵犯之感,多見與鳳合畫,意為龍鳳呈祥,多二龍搶珠紋。

清嘉慶 雲龍紋飾

嘉慶以後,龍紋大量出現於瓷器上,大大世俗化,嬰戲舞龍,龍穿花等,龍大大失去了神聖威嚴的權威形象,龍紋越是到後期,越彰顯出老氣橫秋之意,代表清朝日益衰微的國力。龍身變得稍細,沒有三代的那種生動,富有神采之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重點推薦 中華民國 當二十 雙旗試鑄幣
精品推薦:元豐通寶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