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南京政府是如何進行海、空軍建設的?

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南京政府是如何進行海、空軍建設的?

長期以來,中國的國防工業相當落後,軍隊武器裝備多數依賴進口,「根據民國二十四年之統計,我國輕武器所需之彈藥半數需自國外輸入」。 這樣落後的軍工生產無法適應抗日國防的需要,一旦外援阻斷,中國軍隊百萬正規軍的戰鬥力將大為減弱。為了保障軍械彈藥之供給,國民政府在德國的幫助下,創辦了一些軍工企業。在南京、漢陽、鞏縣、太原、天水、四川、福建等地增設擴建了一批兵工廠,開始生產德式或仿德式輕武器,主要是步槍、迫擊炮及輕重機關槍等,並生產配套之彈藥,修理破損武器。但坦克、飛機、汽車、重炮之類重武器裝備尚不能生產。由於這些軍工企業基本上初具規模,產量頗足,加上南京政府歷年大量從國外進口武器裝備,使得國內軍火供應尚得以維持,「抗戰以來絕無因糧彈不濟而致影響軍事失利者」。

陳濟棠

在空軍建設方面,1936年6月以前,南京控制的軍用飛機只有14個中隊,後在「兩廣事變」中蔣介石用重金收買了廣東軍閥陳濟棠的空軍,使其9個中隊的飛機「棄陳投蔣」,造成了南京所宣稱的「空軍統一」。是年10月間,趁蔣介石五十壽辰之機,國民黨在全國掀起了「購機祝壽」活動,這一活動因其國防意義重大得到了海內外中國人的熱烈響應,得捐款近500萬元,購得飛機68架。 1937年5月,又劃分出全國6個空軍區,成立了第一(南京)、第三(南昌)兩個空軍區司令部,全國空軍擁有飛機600餘架,其中可用於作戰的飛機305架,飛行員3000餘人。 中國空軍初具規模。抗戰爆發後在華東、華中戰場上中國空軍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了一些優異的戰績。但是中國空軍是建立在購買飛機的基礎上,缺乏再生之力,隨著戰爭的延續,很快便消耗殆盡。

國民政府空軍

在建立全國的防空體系方面,1935年3月,將首都防空處改組成防空委員會,並成立高射炮營,在市內部署7.5厘米高射炮16門,是為中國防空部隊之首創。同時在全國劃分9個防空區,構成空情監視網。

國民政府海軍

在海軍建設方面,南京政府鑒於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太大,於是決定把力量投置於購買造價低廉的輕量級軍艦與巡邏艇上,以供沿海及長江內河巡邏防守之用。至戰前止,國民政府海軍共擁有艦艇6艘、魚雷艇12艘,總噸位5.9034萬噸。分為三個艦隊。戰爭爆發後退而用於鞏固江防。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啟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澳門最早成立的同盟會機構「樂群書室」是如何進行革命活動的?
革命黨與立憲派的合作,能否成為動搖局勢的新力量?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