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花鳥畫大家-呂紀,了不起!

明代花鳥畫大家-呂紀,了不起!

畫友之家,以畫會友,我們是熱愛畫畫的一群人,快來加入我們吧!

呂紀為明代中期最重要的宮廷工筆花鳥畫家。幅中有款字「呂紀」,下有「四明呂廷振印」印記。畫中描繪孤獨的稚雞,在天寒地凍中瑟縮的情景。在傳統中,稚雞被認為是擁有「五德」的禽鳥,因此也被當作是文士的象徵,畫中孤獨的稚雞,或許是傳達文人在困頓環境,仍能堅毅不拔的寓意。

畫家以運筆迅速的墨線、墨塊為主,以乾、濕筆交互運作,用飛白的線條,疾速完成枯樹枝枒、山石流泉,造成黑白對比,表露荒疏寒林的景象。呂紀這次使用的寫意性技巧,與常見的工筆畫法顯然不同,是他獨特的「沒骨」花鳥畫作品。此種強調墨韻的寫意畫法,應是受到宮廷的前輩畫家孫隆、林良等所啟發。

擅畫臨古花鳥,近學邊景昭,還宗南宋院體,多以鳳凰、仙鶴、孔雀、鴛鴦之類鳴禽為題材,雜以花樹濃盛,畫面燦麗清新有致。亦作粗筆水墨寫意者,筆勢勁健奔放,與林良相近,與邊景昭同為明代院體花鳥畫中的臨古派的代表作家。

殘荷鷹鷺圖,整個畫面,用筆粗簡,荷葉、蘆葦、水草似一氣畫成,墨色淋漓,接近林良一路粗放簡約的畫風。

據說呂紀在畫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對皇帝勸諫,皇帝知其用心,曾說:「工執藝事以,諫呂紀有之。」每逢「承製作畫」,總是「立意進規」,博得孝宗的稱賞。

桂菊山禽圖,全圖用筆工整細緻,線條挺拔有力,色彩豐富鮮艷,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為呂紀精品之一。畫幅左上作者自識「呂紀」款,下鈐「四明呂紀之印」。

蕉岩鶴立圖軸

相比畫家,呂紀的另一個身份更令人吃驚——歷經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代,官至錦衣衛指揮使(秘密警察頭目)。錦衣衛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親信武將擔任,其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緝捕、刑獄之事」,直接向皇帝負責。

榴花黃鸝圖軸 明 絹本設色縱120.4厘米橫40.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榴花黃鸝圖》繪兩隻黃鸝棲於一株繁花盛開的榴樹枝頭,隔枝高唱,鳴啼相應。鳥喙及眼睛以重墨勾出,刻畫有神,形象生動,神情可愛。榴樹枝幹蒼勁,生機勃勃,花朵疏密散聚得當。工筆重彩,絢麗多姿,為典型院體風格。

呂紀 秋鷺芙蓉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秋日粉色芙蓉盛開,綠柳搖曳,搭配白鷺,展現明媚秋色。構圖上,有大型禽鳥如白鷺立於前景坡石,主要樹木如柳枝斜跨畫面,上棲較小型雀鳥,為呂紀常見的構景方式。幅中花鳥用筆均勻流暢,不硬挺;樹石有起落變化,間有斷續感;色澤明麗淳厚,為呂紀宮廷系列富麗面貌的代表。

呂紀 秋諸水禽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蕭疏雪景,江天如墨。群鳧畏寒相依,多已入眠,衰柳上棲息著凍雀寒鳩。作者充分掌握真實情境的氛圍,令人體現冬日的寒意。筆墨色澤展現呂紀渾厚的風味,但更為樸實簡潔,和其別的作品相比較,更添一層古樸的趣味。

毛雞圖

呂紀花鳥初師邊景昭,又學林良,並廣泛師法唐宋諸家,所作有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兩種畫法,前者描繪精工,色彩富麗,法度謹嚴;後者粗筆揮灑,隨意點染,簡練奔放,富有氣勢和動感。其山水宗法馬遠、夏圭,以大斧劈皴畫山石,蒼勁有力。人物亦法南宋院體,衣紋線條簡練頓挫。

秋景珍禽圖

明 呂紀 桂菊山禽圖 絹本設色 192×107cm 故宮博物院藏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指為琴動,就在——「成人鋼琴微課堂」
50首山水畫題詩,展示中國畫的神韻氣質

TAG:畫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