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科考舞弊花樣有哪些?唐伯虎被牽連,「貢院」成了「賣完」!

古代科考舞弊花樣有哪些?唐伯虎被牽連,「貢院」成了「賣完」!

前段時間,某省鬧出沸沸揚揚的高考答題卡被調包的怪事,幾名學生家長號稱自己的孩子平時考試能考600多分,而高考分數僅300多,一定是有人把試卷和答題卡調包了。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發現那些號稱平時能考600多分的考生,其真實水平也不過爾爾,默寫出來的作文水平,和真實的分數還是相稱的。

高考目前是我國最公平的考試製度,各種監督防範手段都已經十分完善。這些涉事學生和家長仍然藉此發揮,不過是中國持續近千年的科場舞弊思維的重現。

唐朝時,因為官員選拔仍然是推薦、門蔭和科舉並行,故而國家對科舉舞弊防範的十分寬鬆。考試卷子不封姓名,也不由專人來謄錄,因此唐代的舉子們敢於公開作弊,以讓自己打通好關節的考官們給打高分。

北宋開始,官員選拔逐漸以科舉為主,由於利益牽涉較大,官方對科舉舞弊開始嚴加防範。余秋雨在《十萬進士》中寫道:「科舉考試決定著一個人的升沉榮辱,總會引得不少人拼著性命來做手腳,官方發現後立即採取相應的對策,而一切對策又很快激發了更高明的作弊手段,真是循環往複,日臻精微。」

從宋代開始考生的卷子要糊名密封,以防考官給自己的關係戶打高分。考生們針對這一措施,想了一些辦法來應對。

有的考生有自己特殊的筆跡,考前讓考官熟悉之後,判卷時便可以照筆跡打高分。

但這一招不夠保險,萬一不熟識,記錯了,有可能玩脫了。有的考生又想出一些辦法,比如特定的字改變筆劃,某處少寫一筆,或某處多添一筆。以作標識。

還有的在固定的名人警句後多加一字,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後面加一字成為:三人行乎,必有我師焉。

針對這些標記型舞弊措施,官方實行了謄錄,即由專門人員,把考生卷子謄寫一遍,這樣便可將大部分考生的特殊標記消除。有一些有明顯錯誤的也會改掉,特別是名人名言的。有的標記過於明顯,或是錯字錯的明顯,還會影響到考試成績。

考生們便又鑽研破解之法。明朝有篇小說描寫了一種有意思的作弊方式,說一個考生考試,發現隔壁住的考生老是鬼鬼祟祟,於是在牆上打了個洞偷窺,原來是主考官給他遞了個條子,說明到時答題,第一行只寫三個字,以作標記。這考生心領神會,考試時如法炮製,居然中了解元。

也有的考生水平有限,便僱人代考。古代人的證件沒有照片,也沒有條件全都畫影圖形,頂多在證件上寫幾句描述體貌特徵的話,比如:高五尺八寸,頜下微須,面黧……這種模糊性的描述根本無法查驗。因而槍手現象頻頻發生。特別是鄉試時,人員數量極多,即使考官是熟人認出來了,有時關係好的也就不管了。

為了防治這種舞弊行為,官方又採取對比筆跡的方式來預防。但凡中舉的考生,將其筆跡與其歷年考試和平時書寫的筆跡比對。一般來說人在考試時高度緊張,沒有精力模仿別人的筆跡,兩下對比,很容易發現作偽。

還有的人買通監考人員,將資料夾帶入考場。對此,官府鼓勵舉報,如果告發屬實,賞金十分豐厚,而且被抓的考生視情停止若干年的考試資格,嚴重者甚至終生剝奪科舉資格。犯罪成本加大,這也極大剎住了舞弊之風。

不過這些制度防的是一般考生,一些富豪之家手眼通天,可以賄賂考官,越過種種防範措施,直接在最後定名次時將某生提高。

也有的直接找主考官買考題,事先找人做好後再去考。不過這種事一般來說風險特別大,而且發現後泄題之人會有殺頭危險。《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描寫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說一位姓程的詹事主考,他賣了考題,怕最後選中的頭名是個無才之人,於是在考生名單中尋找才名素著之人,結果選中了唐伯虎,於是提前對唐伯虎約定給他會元——會試的頭名。後來事情敗露,程詹事被禁止參加閱卷,唐伯虎也被牽連。

清朝順治年間,順天府的考官李振鄴、張朴我公開貪贓受賄,京師三品官以上的子弟無不中舉。有一些送了錢但勢力不夠的考生因此名落孫山,惱怒之下揭發李、張的枉法行為,順治皇帝大怒,將二人斬立決,又大規模徹查涉案人員,一百多家因此被流放。

順治十四年江南發生科考舞弊案,許多考生靠賄賂上榜,一些考生悲憤難當又求告無門,便在貢院的牌子上塗改,把」貢院」改成了」賣完」。

我們現代的高考,隨著身份查驗、考場監督、試卷評閱、保密等環節越來越嚴密,很多作弊手段都無法得逞,這保護了絕大多數考生的利益。而所謂的答題卡調包,想要實現,其實難於登天。

作者:票非人,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有個城市的名字很特殊,竟是為了紀念2000多年前的他,還有……
你還在沉迷玩手機嗎?高科技公司放大招,讓你秒脫「手機癮」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