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羹堯:越是牛氣的人,越是容易敗於這兩個字

年羹堯:越是牛氣的人,越是容易敗於這兩個字

原標題:年羹堯:越是牛氣的人,越是容易敗於這兩個字


年羹堯:越是牛氣的人,越是容易敗於這兩個字


原創: 洞見


轉自: 洞見


作者:洞見Ezreal


15年青雲直上,300天家破人亡。


《周易》中有句話:「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翻成白話,就是說做人要本分。清朝名將年羹堯,「戎馬半生、建功無數、位極人臣,最終卻只得一丈白綾。」15年青雲直上,300天家破人亡。


他的一生,成也本分,敗也本分。


01


公元1700年,年僅21歲的年羹堯考中了進士。


同樣是21歲,號稱近代聖人的曾國藩,才考上秀才。


僅僅用少年得志來形容年羹堯,還遠遠不夠。


從最初的翰林院庶吉士,到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再到1709年以未滿而立之年,外放從二品大員的四川巡撫,年羹堯在仕途最初的10年,創下了同榜進士中最快的升遷速度。


「火箭提拔」的背後,除了學識過人、才幹出眾外,還有青年年羹堯的謙卑和本分。

在升任四川巡撫後,年羹堯曾在給康熙的謝恩表中自述:


「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定當竭力圖報。」並表示,「甘心淡泊,以絕徇庇。」


此時的年羹堯肯定不會料到,自己有一天會忘卻初心,居功自傲,恃寵而驕。



02


將視野拉高,俯瞰年羹堯的一生就會發現,四川巡撫只是他飛黃騰達的起點。


公元1717年,盤踞新疆至中亞地區的准葛爾汗國入侵西藏,大清王朝的西部邊陲陷入戰火當中。


時任四川提督的康泰出師不利,尚未開戰軍中率先嘩變。


年羹堯獲悉後主動請纓,親赴松潘戰場協理軍務。


這是年羹堯第一次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也是年羹堯由文轉武的發端。

西藏叛亂暫時平息後,康熙對年羹堯頗為讚賞。


也是在此時,年羹堯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


他主動上書康熙,稱四川官兵腐敗,我作為巡撫,沒有職權管理此事,有職權的總督卻遠在西安。


「欲悉除痼疾,非假臣以虛銜不能也,伏乞聖主暫加以總督虛銜。」


年羹堯上書的意思很明顯:


巡撫的官太小了,只能管管行政,卻管不了軍事。皇上您看我軍事能力這麼強,趕緊給我升職為總督吧。


明目張胆的要官!


康熙念在他能力突出,加上西部邊陲的動亂並未根除,給他升了職。


但年羹堯不安於本分的性格,此時已初漏端倪。


03


公元1722年,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一年的年末,康熙駕崩。清朝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激烈上演。


九子奪嫡的宮廷鬥爭中,皇四子胤禎(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和皇十四子胤禵實力最為突出。


早在1711年,年羹堯的妹妹因為康熙的指婚,就嫁給了當時還是親王的雍正為側妃。


憑著這層郎舅關係,年羹堯在九子奪嫡之爭中,一直站在雍正帝這邊。


此時,皇十四子胤禵手握重兵,鎮守西北,對在京城初登大寶的雍正皇帝虎視眈眈。


但胤禵大軍的糧草軍需,卻掌握在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手上。因為年羹堯的掣肘,胤禵最終無奈入京,並被雍正終生軟禁。


年羹堯也由此獲得了雍正的終極信任,順勢接管了胤禵的撫遠大將軍印信,成為大清帝國在西北地區的代言人。


隨後,西北戰事再起。年羹堯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隨著戰爭的最終勝利,年羹堯終於走向了人生巔峰。

除本人加封太保、晉陞為一等公外,哥哥年希堯被任職為廣東巡撫,小妹晉陞為僅次於皇后的貴妃,就連已經退休近20年的父親年遐齡,也被加封太傅頭銜。


此時,在年羹堯管轄的區域內,大小文武官員一律聽從他的意見來任用。


年羹堯保薦的人,吏部、兵部都特別重視,當做大事來辦,一時號稱「年選」。


為了把年羹堯的功績傳之久遠,雍正曾說:


「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史書記載,雍正曾賜給年羹堯荔枝。為保證鮮美,他命令驛站必須6天內從京師送到西安。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此時的雍正與年羹堯,簡直就是唐明皇寵愛楊貴妃的翻版。



04


《史記》中說:「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位極人臣的年羹堯,被巨大的成功和榮耀沖昏了頭腦。


他早已不復當年「一介庸愚,三世受恩」的謙卑和自省,丟掉了身為人臣的本分。

公元1724年,在西北大獲全勝的年羹堯進京復命。


在赴京途中,他命令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范時捷等跪道迎送。


到京時,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均需下跪迎接,而年羹堯則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


王公貴戚們下馬向他問候時,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


更過分的是,年羹堯在面見雍正時,竟然毫不拘束,公然「箕坐無人臣禮」。


種種僭越人臣本分的行徑,惹惱了雍正皇帝。


此時年羹堯的豐功偉績,不再是他的榮耀,反倒成了他功高蓋主、居功自傲的負累。



05


年羹堯結束覲見回任後,很快就接到了雍正的諭旨。

「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這份諭旨與其說是一種勸解,不如說是一種警告。


只可惜年羹堯依然不知安守本分,繼續做了許多僭越為臣本分的越矩之事。


他在西北,與曾經參與九子奪嫡事件的皇子胤禟交往密切。


在物質享受上,窮奢極欲,與提倡簡樸的雍正大唱反調。


時間來到1725年,中原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


群臣上表慶賀,年羹堯的賀表不僅字跡潦草,還將「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


早已心存芥蒂的雍正抓住這個把柄借題發揮,說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解除了他川陝總督的職務,並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


朝中大臣們此時已經洞悉皇帝的心意,紛紛上疏彈劾年羹堯。


公元1726年,頭頂清廷羅列的92款大罪的年羹堯被賜自盡。

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和兄長年希堯也被罷官,次子年富被判斬首,其餘諸子則被發配到邊關充軍。且年羹堯的子孫,永世不再錄用為官。



06


從1709年擔任四川巡撫算起,到1724年加封太保、一等公,年羹堯花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在西北戰場出生入死,才換來平步青雲、位極人臣。


而從1725年初,雍正皇帝公開表示對年羹堯的不滿開始,到1726年初身死牢獄,年羹堯只用了三百多天的時間,就從巔峰跌到谷底,落得個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年羹堯用他生死浮沉的一生,講述了一個道理:

做人,要保持敬畏,謹守本分;做事,要尊重規則,不越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坂坡論壇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是憑藉什麼取得大權的,聰明和忍耐嗎?司馬懿:主要靠養生

TAG:長坂坡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