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一輪美國擬徵稅清單對中國稀土產業利弊幾何?

新一輪美國擬徵稅清單對中國稀土產業利弊幾何?

2018年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新一輪徵稅清單,計劃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制裁措施預計於8月30日正式落地。在最新公布的3290-F8號文件徵稅清單目錄中,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稀土氧化物、化合物、金屬和稀土永磁體,以及稀土的應用終端產品。

稀土大國,全球供應

我國是稀土大國,在已探明的稀土儲量中,我國稀土儲量佔世界儲量的37%,居於世界首位。除此之外,巴西、越南、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美國等國的稀土儲量也比較豐富。但是我國卻以世界三分之一的儲量,滿足著全世界近八成的消耗。如國內稀土儲量佔世界15%的美國很多年來稀土產量和出口量均為零。

為何那些自身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不開發使用本國稀土,而是要從中國進口呢?究其原因,本文認為主要有三:

其一,開採稀土的資源環境成本高。稀土從開採到冶煉,每個環節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甚至會產生難以恢復的影響,比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過高的資源環境成本是美國等國沒有開採本國稀土的主要原因;

其二,中國稀土價格較低。中國的稀土很多都是由鄉鎮企業在開採,即使有大型企業,其每年的稀土原料生產也是處於嚴格的監控之下。大量的開採使得稀土市場供過於求,「白菜價」的中國稀土在國際市場上逐漸成為了「搶手貨」;

其三,稀土資源是一次性資源,相比於花費巨大成本開採本國稀土資源,從中國進口的稀土質優價低,還可保存本國稀土儲量,可謂是一舉多得。

美國稀土,依賴中國

美國也是中國稀土出口的主要國家之一。據USGS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稀土產品進口總量的78%來自於中國,其餘22%分別來自於愛沙尼亞(6%)、日本(4%)、法國(4%)和其他(8%),並且美國從日本、法國等地進口的稀土產品的初級原料也來源於中國。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從數量上看,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稀土冶煉分離產品1.43萬噸,占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出口總量的27.7%。其中,對美出口稀土金屬238.5噸,稀土氧化物8089噸,稀土化合物5988噸。從金額上看,我國2017年對美國出口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金額為6837.2萬美元,占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出口總金額的16.4%。從產品類別上看,2017年美國對我國稀土產品依存度較高的有:未混合碳酸稀土、碳酸釔、碳酸釹、未混合氯化稀土、氧化銪和氧化鑭等。

從美國的稀土消費結構上看,最大的下游應用領域是汽車尾氣凈化和石油催化裂化的催化劑,這二者共占其稀土總消費量的55%,而應用於催化劑中的稀土元素主要為鑭、鈰等輕稀土元素,這也與它從我國的進口品種相吻合。

加征關稅,利弊兼具

正是由於美國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其對我國稀土出口產品加征的10%關稅實際上並沒有造成對我國稀土行業很大的影響。恰恰相反,這會增加美國製造業的原材料成本,對其製造業起不到保護作用。

現在看來,短期之內美國很難找到中國以外的稀土進口商,即使是已經試產的芒廷帕斯礦也無法在朝夕之內恢復稀土冶煉分離產業鏈。美國當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開始積極採取行動來應對。比如,美國特朗普政府已簽署行政令,要求加強美國國內關鍵礦產勘探,簡化出讓和許可程序,擴大國內生產等等。如果這些改革獲得通過,將有利於刺激美國資源勘探領域投資的增加。

而對於我國來說,中美貿易則是一把「雙刃劍」。短期之內,其加征的10%關稅或許會對稀土行業產生一些不利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關稅的增加會間接提高鎢鉬稀土等資源型行業的環保和稅收成本,進而倒逼我國稀土產業由初級產品向高端製造業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礦冶園 的精彩文章:

TAG:礦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