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統一六國,除了秦軍能征善戰外,還有一種乾糧功不可沒

秦始皇統一六國,除了秦軍能征善戰外,還有一種乾糧功不可沒

原標題:秦始皇統一六國,除了秦軍能征善戰外,還有一種乾糧功不可沒


在我國歷史上,秦始皇能統一六國,和秦軍能征善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古代打仗有句常識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秦軍在取得的一些列勝利中,有一種至今被我們鍾愛的乾糧——鍋盔,是功不可沒的。


鍋盔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的時候,就用鍋盔作為士兵的軍糧。到了秦朝,可以說是把鍋盔推廣普及,並發揚光大了。秦朝人製作的鍋盔,個大,餅厚,結實。即使是幾千年過去了,我們在有些城市依然能看到鍋盔,比如現在比較有名的就是荊州鍋盔。


據說最初鍋盔也不是叫鍋盔,因為鍋盔的外形和樹墩的橫截面比較相似,所以在以前被叫做墩餅。當秦軍需要行軍打仗時,就會給士兵配發墩餅。一個墩餅的直徑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15厘米左右,重量在五六斤。按這樣算起來,秦朝時期的墩餅比我們現在的要大很多,相當於一口鍋的大小了。鑒於墩餅的重量,士兵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他們將兩個墩餅分為一組,然後在中間鑽兩個眼,用繩子系好,前胸後背各掛一個。


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作戰時,墩餅就猶如盔甲一樣,起到了保護自己的作用。更難得的是,墩餅可以「吃箭」,敵軍射過來的箭,扎在墩餅上,士兵拔出來後,還可以用來射擊敵軍。此後士兵就把墩餅稱作「鍋盔」,意思是用鍋烙出來的硬面盔甲,鍋盔這個詞也名聲大噪。據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其靈感就來源於秦軍的鍋盔吃箭。


秦軍能打敗六國,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外,鍋盔作為戰士們的主要乾糧,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鍋盔的保質期長,適合長時間存放和攜帶,這樣就完全適合長時間作戰來食用,可以說可以和現在軍隊的乾糧相媲美。後來其他國家的軍隊也用上了乾糧,比如楚國,在與秦軍作戰時,主要食物是米飯圖,就是把米飯蒸好之後用竹葉包成一個個飯糰(類似於今天的粽子),發給士兵隨身攜帶。但我們都知道米飯的保質期非常短,特別是夏天,時間一長就會發酵,變酸,士兵吃了變質的食物,肯定會拉肚子。一直被腹瀉困擾的軍隊,其作戰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而秦軍則不同,由於鍋盔的保質時期長,不用擔心變質,在經過深加工,如經久不衰的羊肉泡饃,就是由此而來的。美食果腹的秦軍,在戰場上就英勇無比了。而且秦軍的粗壯、彪悍,和飲食也有著極大關係。我們從地域中就可以發現,愛好麵食的北方人,一般都比以大米為主的南方人,要粗壯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讀 的精彩文章:

大清滅亡後,13億戰爭賠款誰來陪?不是溥儀,一偉人扛下來了
他一生為劉邦出謀劃策無數,死前預言子孫要遭報應,數年後應驗

TAG:歷史研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