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什麼時候才是告訴一個人壞消息的最佳時刻?

什麼時候才是告訴一個人壞消息的最佳時刻?

什麼時候才是告訴一個人壞消息的最佳時刻?


根據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要告訴一個人某個壞消息,任何時間都不合適。但的確存在著一個最佳時刻,你在此時告訴他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某些年輕人認為自己不會像同輩人一樣遭遇同樣不幸的事情,但研究結果卻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這種被稱為樂觀偏見的心理學理論認為,人們低估了他們遭遇不幸的可能性,比如遭遇車禍;會高估了積極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比如中彩票。在某些情況下,樂觀主義並不總是一件好事: 它會讓人們對危險的決定過於自信,或者導致他們錯過本該就去的健康檢查。

另一方面,壓力存在著兩面性。


人們在相安無事時更樂觀,這就導致此時更容易忽略壞消息,而對好消息更敏感;但當壓力來的時候,人們就更容易看到壞的一面,這就說明,我們人類是根據當下的環境來處理不同的信息的,心境也會有所不不同。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在樂觀和壓力之間靈活轉變的能力"是對不斷變化的環境的一種健康的、適應性的反應。"


應該指出的是,這項研究的規模相對較小,只有35個研究對象。 在一個受控制的實驗環境中,研究人員通過告訴一半的參與者他們需要在任務完成後發表公開演講(當然,前提是你不是那種喜歡公開演講的人) ,從而創造了一個壓力環境。


接著,參與者會與一台機器相連以測試其壓力水平,並假設自己處在一個糟糕的生活場景中的可能性,比如出了車禍或是受到了詐騙。結束時,研究人員告訴參與者,他們的估計都有失偏頗,要麼過高,要麼過低,並要求他們再重新評估。

相比壞消息,那些不需要發表公開演講的人更容易受到好消息的影響。另一方面,壓力組的參與者更善於處理壞消息。這個實驗針對值班的消防員重複進行多次,研究人員測量了他們的焦慮程度,並要求在接到報警電話之前和之後自我報告他們的壓力,當然,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然而這些結果可能並不適用於那些患有情緒障礙的人。


現在可以回答標題的問題了:不要在你覺得「合適的時機」告訴某人壞消息,在緊張或有壓力的環境下告訴對方才是正解,這時候他才能更好地適應並做出調整。


本文譯自 iflscience,由譯者 Imagine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悲慘的日本教師:「朝九晚十」都謝天謝地了
科學家首次發現海洋中的蝠鱝「育兒園」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