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手持語言這把刀,對孩子做了什麼?

你手持語言這把刀,對孩子做了什麼?

父母需要特別的方式跟孩子相處,跟孩子交談。如果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躺在手術台上,在麻醉師把我們麻醉之前,外科醫生走了進來,說:「在手術方面,我真的沒有受過多少訓練,但是我愛我的人,我會利用常識來做手術。」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我們可能會驚慌失措,趕緊逃命去了。但是,對於那些相信愛和常識就足夠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孩子可就不輕鬆了。父母就像外科醫生一樣,也需要學習特別的技能,這樣,在處理孩子的日常需求時才有能力勝任。就像受過訓練的外科醫生在下刀時需要小心謹慎一樣,父母在使用語言時也要有技巧,因為語言就像刀,它們能夠帶來痛苦,即使不是身體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會留下很多痛苦的傷痕。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我把這段話原封不動的謄寫上來,因為當初讀到這段話很是觸動,在此分享給你。

父母與子女溝通,真的需要被訓練,這不是徒增焦慮感的一種說教。生養子女本就應該是一件慎重的事情。

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信息發達、物資不再匱乏。每個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站在馬斯洛需求的中層。因為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我們作為父母都會傾盡全力的去滿足。這些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的需求也往往是被家長所重視且會做到的。

而作為成年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些較高層次的需求我們都深知其重要性。這些需求需要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且也是微妙不可描述的需求。

那麼,孩子的這些高級需求你重視了嗎?

「他還只是個孩子,吵他他也記不住」

「和孩子說話也要掂量嗎?那豈不是累死了,你知道的,我每天工作很繁忙。」

「我是全職媽媽,真的毫無精力去迎合他所有的需求,去時刻保證和顏悅色。」

「小孩子嘛,就是要有一個畏懼的人,畏懼了才會聽話。」

以上這些類似的話語是不是萬分熟悉,身邊的長輩、朋友、還有你自己,是否在責備懲罰了孩子以後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借口。

這些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的話所折射的心理狀態正在悄無聲息地撼動我們親子關係的地基。你無需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危言聳聽,畢竟我們都是這麼長大的,而現在我們依然愛我們的父母。

但當你一個人安靜的回首往事,追溯童年。你便可以清晰的看到語言這把鋒利的刀帶給你的所有傷害。你對父母或許有愛、有依戀、有孝順,那麼請問有親密嗎?世間任何一種關係除卻親密感,再去嘗來不覺的澀而艱辛嗎?

你的童年是否充斥過責備、羞辱、譴責、嘲笑、威脅、收買、懲罰、辱罵、毆打?是否常常被貼標籤?是否常常拿來與別人比較…… 你終日活在父母的差評中,久而久之這些差評內化成了你自身的評價。你拿著這些評價標準去要求自己,於是你終日鬱鬱寡歡。

這是我的摯友發來的一張微博截圖。

她說一直都有這種感覺。她是家中獨女,父母常常吵架。母親整日嘮叨貶低她,凡事備受指責,包括學業、穿衣打扮、工作、家庭。

小時候,她的父母會說:「你看看李阿姨家的女兒多乖巧聽話,成績那麼好,人家爸媽從來不操心的」

「你幹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一點耐心恆心都沒有」

「你態度有問題,想法有問題,你要端正態度,不要一點小事就哭哭啼啼,要堅強,憋住別哭了」

有了工作以後,「你看看你,大學白讀了,公務員你也考不上,現在這個工作算啥」

「人家王阿姨的女兒嫁的好哇,自己工作也好,天天給你王阿姨買的東西好的不得了,你看看你,給我買的都是啥稀巴爛賤的。」

婚後,與先生吵架回了娘家,她母親非但沒有安慰她,卻埋怨:「你的性格有問題,工作那麼差,還要離婚嗎?你就不該回娘家來。趕緊回婆家,身上穿的是什麼衣服,奇怪的。」

當時的她心中甚是悲涼,放聲大哭。已經出嫁卻依舊活在母親的評價之中。那一刻,這個生養她的家沒有給她半點溫暖,只有泥沙俱下的憤怒與悲涼。很難說她的母親不愛她。但是這種愛真的讓人心生悲戚。

以上都是我們作為孩子所體會到的心情。我們只有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才會更加深刻的理解語言這把刀的鋒利,才會更加慎重清晰地梳理它將會對我們的孩子產生的影響。

當一個孩子被頻繁嘮叨、吹毛求疵的時候。只會讓孩子感到憤怒、憎恨,增強他們的對抗,促使他們拒絕順從,進而做出一些不良行為。

激烈的吹毛求疵還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導致他們有時候立刻放棄努力。特別是小孩子,他們依賴於父母來告訴他們這個世界的標準。

父母給予積極的評價將很好的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反之他會告訴自己:「如果我不去做,我就不會很差勁了」。這種依賴於自己的不作為而才保有的安全感會讓他越來越不自信。

當一個孩子被說愚蠢、笨拙、磨蹭、懶惰、邋遢或者其他的缺點時候,其結果如出一轍。你的評論必然會讓他無比相信這些都是他的不足,進而根深蒂固,他也喪失了改進的勇氣。

當一個孩子整日被毫無生氣且千篇一律的命令、責備緊緊桎梏時,必然會導致無動於衷。你會發現你說了一遍又一遍的話語孩子仿若聽不到一樣,這就是「媽媽的聾子」,孩子會得意的向你展示,你說了那麼多話,全部進入了聾子的耳朵。

當一個孩子被訓斥、責罵,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緩解了你的焦慮,對於解決問題根本收效甚微。我們何妨不坐下來好好地思考一下,如何去避免這種焦慮和混亂。

◆用自然結果和合理邏輯結果,不再與孩子陷入「權力之爭」。

試著放手,不要把孩子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允許孩子從不當行為的後果中學習,這些自然結果完全符合邏輯且不含個人色彩的懲罰說教,基於此你便可以避免自己使用苛刻的語言而令孩子反感。

很多時候,我們只要不插手,那些自然結果就會出現。孩子不願意吃飯,那麼他就會飢餓不舒服,而吃飽飯的自然結果是滿足舒服。早晨不願起床,那就安排兩天讓他體驗遲到的後果,看到老師的不高興與批評。

◆尊重孩子,溫柔而堅定地表達你的感受與界限。

如果我們在要求孩子做某事的時候,表達中帶有尊重,保護了孩子的自主決定權,那麼孩子對我們的反抗就會少一點。很多時候,任何事情不是只有一種解決的方案,你可以提供兩種選擇。這樣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父母也是人,不是神。你無須時刻保持前後一致的接納和愛,你只需把最真實的自己表露在孩子面前。觀察你所看到的,描述你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你不能接納的行為。孩子往往比你想像的通情達理。

◆用行動而非語言

經常聽到有的父母耳提面命地對孩子說教,卻沒有付諸任何行動。大多人都認為語言本身就可以懲罰指導孩子。而其實當我們費勁地諄諄教導,也隱約知道根本沒用。於是語言便開始變得刻薄、威脅,但周而復始依舊沒用。

當孩子把你的這些話語全部扔進了「聾子的耳朵」。你應該知道這個時候行動往往更有效果。在行動的過程中,保持冷靜沉著,不要和孩子發生權力之爭。你只需告訴他事情的界限。你的態度他可以感覺到。

對於年幼的孩子,行動的效果更好。當他大聲哭鬧尖叫的時候,不要再去用語言施壓威脅,直接抱離現場,很快他就會平靜下來,在他逐漸被安撫之時,再去共情交流。

◆退出衝突

有段時間齊齊哼哼唧唧的很厲害。凡事都是哼哼唧唧,她又表達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方面我對這種哼哼唧唧的狀態很是抓狂,另一方面我又告誡自己她表達不清楚的無助。

於是那段時間我心裡默念一百遍:「讓她的帆,無風可吹」。在我和她之間,我主動退出了衝突,她便會覺得沒了對手,她感受到我的平靜,沒有指責和生氣,只是默默地退出戰爭。

這個方法的關鍵點並不是扔下孩子, 她依然感到有愛、友善、陪伴。我的退出只是在幫助維護我們的感情。這種有技巧的退出讓孩子有了界限感,他知道發脾氣耍賴沒用。相比較而言說教威脅便是徒勞無功了。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挖苦、說教、警告、謾罵、威脅的詞語已經根植我們的語言之中,尤其當你憤怒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口出惡言。

你很可能一時半會改正不了自己和孩子說話的方式,但是你要意識到語言這把刀的鋒利,只有意識到了,才會是改變的開始。不要忘記我們曾經都是孩子。當我們想要口出惡言,想想我們的童年,就讓語言這把刀的傷害在我們這裡停止吧。

參考書籍:

《父母挑戰》

《孩子挑戰》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GIF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關注兒童心理,親子共同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落沉香 的精彩文章:

愛你,就愛你本來的樣子

TAG:茶落沉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