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茶五問五答,帶你讀懂高山白牡丹餅!

白茶五問五答,帶你讀懂高山白牡丹餅!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昨天跟一個妹子聊起今年新壓的2018白牡丹餅,妹子說,我覺得白牡丹餅不如散茶好喝,香氣不夠。

我撬了一餅剛從山上運下來的2018白牡丹餅,拍了個視頻給妹子。

她說,我就是這樣泡的,感覺香氣就是沒有散茶來得香。

我細細地再喝了一次這塊牡丹餅。

香氣清雅,帶著烤堅果的焦香,湯水稠滑,有微微的漿感,水潤潤的。

不難喝啊。

然而,想起妹子說,跟散茶白牡丹相比,它的香氣不夠濃。於是釋然了,這個餅,才壓了不到一個月,它的花香比不上散茶白牡丹,是理所應當的。

單喝它,花香是很不錯的了。然而,若是與未壓餅的散白牡丹相比,它確實香氣會弱很多。

既然壓餅,會損耗花香,那為什麼還要費心費力去把嬌嫩的白牡丹散茶壓成餅呢?

白牡丹為什麼要壓餅

首先,所有白茶壓餅,都是因為散茶太佔地方,存不下了,沒地方放,倉庫要迎接秋茶了,才拿去壓成餅,以便於節省空間,儲存更多的白茶。

其次,壓餅有一個過程,叫做包揉。在這個過程中,茶葉裝在布袋中,被大力包起來,束上袋口,揉搓成扁平的餅狀,再進入下一步——送進餅模壓制定型。

包揉,是為了讓四散的散茶,揉成圓餅。

這個過程極考驗制茶師的功力,如果技術好,餅就能揉成均勻的圓形,如果技術不好,就只能揉成不平整的圓形,壓好後的餅,會呈現出一邊厚一邊薄的奇形怪狀。

另外,在包揉過程中,實際上讓白茶經歷了一個散茶期所沒有經歷的過程——破壁。把茶包起來,力度適中的揉搓,在一定程度上讓茶葉的細胞壁部分破裂。

包揉結束後,茶餅要放進餅模,壓制定型,在這重力壓制之下,更多的茶葉細胞壁被破壁。

大家一定見過家庭做葡萄酒,把洗乾淨的葡萄,一顆顆捏破,放到瓶子里發酵。為什麼要捏破葡萄?只是為了讓它的細胞們破壁,汁水溢出,發酵得更快。

當然白茶不比葡萄,本身茶葉身體中的水分就不能與水果相比,何況白茶在加工時,經過了萎凋和烘乾,本身水分就極低,降到7%-8.5%左右。另外,葡萄酒的發酵要加入糖去促進,發酵程度更重,而白茶水分少,壓餅後還要烘乾,發酵程度肯定是極輕的。

但是白茶壓餅,經歷的破壁,與葡萄制酒必須要破壁,結果是相似的,就是從此之後,這些破壁的細胞,開始了發酵的過程 。

這就意味著,白牡丹茶壓餅後,發酵程度會高於散白茶。那麼,未來,在白牡丹餅里,就有可能陳化出珍貴的棗香和比散茶白牡丹更濃郁的葯香。

當高血壓病人發病時,頭痛欲裂,給他煮一壺上了年份的老白牡丹餅,是我們最真切的關懷。

白牡丹壓餅後多長時間才適合喝

S師傅家的散白茶,一般要存放三個月之後,才壓餅。但也有急的人,剛做好就壓成餅。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陳化三年後再壓餅。

不過,現如今,還沒有誰家的倉庫能有這麼大的吞吐量。所以,白牡丹陳化三年才壓餅,便成為一個甚少人才能完成的夢想。

當散茶白牡丹經歷了壓餅,香氣與湯水都會損耗一部分。

便如同一個人經歷了一場馬拉松,這時候要是再叫他去打一場壁球,無論如何是爬不起來的。

剛壓好一個月多一點的白牡丹餅,它的香氣和滋味,必定是不如陳化了半年以上的老白牡丹餅的,跟散茶白牡丹比起來,也是相差了很多。

它要存放半年以上,等香氣與滋味都重新再聚合起來,再在歲月的催生下,迸發出新的生機之後,才會有令人驚艷的,眼前一亮的香氣和滋味。

現如今,是它的沉澱期。

韜光養晦,厚積薄發。

白牡丹壓餅之後與散茶有什麼不同?

當白牡丹散茶,被壓成白牡丹餅之後,它們姐妹之間,會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個不同是香氣。

正如前文提到的妹子所說,散白牡丹花香灧灧,而白牡丹餅則香氣更熟,花香裡帶著炒堅果的香。

如果說散白牡丹是顆青豆,那白牡丹餅則是顆炒豌豆。

青豆有青豆的鮮香,炒豌豆有炒豌豆的熟香。

各有特點。

第二個不同是湯水的稠度。

村姑陳認為,白茶的稠度,就是它的膠質豐富的程度。是茶湯里的稠滑度,是一口茶湯含在嘴裡,對舌面的包裹程度。

散白牡丹,是緩慢陳化的,它的發酵,也是極慢極慢,極慢極慢的。所以它雖然現在已經四月齡了,但湯水的稠度,仍然只增進了一點點。

但白牡丹餅卻不同了。它直接被破壁了,細胞液漏出來了,果膠也直接參与了發酵,因此,它雖然壓餅才一個月左右,湯水卻比陳化了四個月的散白牡丹,更加稠一點。

第三個不同是鮮爽度。

要論鮮爽度、茶湯的爽口程度,散茶白牡丹是高於餅茶白牡丹的。

原因很簡單,散茶更原生態,沒有經歷壓餅的「滿清十大酷刑」。

而白牡丹餅,壓餅之後還要低溫烘乾,裡面的鮮爽感,隨著蒸汽的散發,而損耗了小部分。所以,它的鮮爽度,低於散茶。

牡丹餅的養分一定低於散茶嗎?

那麼,是不是所有散白牡丹,都比白牡丹餅的養分留存得久呢?

不是。

這要分高山茶和平地茶、純日晒和室內萎凋、以及壓餅工藝來論。

高山茶,本身營養物質含量就高於平地茶,因此,高山茶壓的牡丹餅,雖然經歷了壓餅工序,雖然養分有所散失,但就算散失了部分,它的內含物質,仍然高於平地白牡丹的散茶。

純日晒的白茶,它的養分含量高於室內加溫萎凋的白茶。當純日晒的白茶壓了餅,雖然有損耗,但還是要比室內萎凋的散白茶,內含物質要高。

壓餅技術有高下之分嗎?

有的。

壓餅工藝也是決定白茶餅養分留存程度的一個必要條件。

壓餅技術好的人,能讓白牡丹餅保留更多的養分在體內,那麼未來,這個牡丹餅就能轉化出更好的價值和效果。

反之,壓餅技術差的人,或者壓餅時粗心大意的人,壓餅時過分延長烘乾的時間的人,壓餅時把溫度調得過高的人,都會讓白牡丹體內的養分加倍散失,只留下小部分養分在體內,未來,這樣的餅,也只能算是一個平庸之極的餅。

附 錄

2018高山牡丹餅品鑒報告

2018白牡丹餅(七兩餅),令你從頭香到腳的天然香料!

村姑陳不是一個簡單粗暴的人。

但是,今天喝到2018白牡丹大餅,我連說了三個「好香」。

好像除了說好香,已經詞窮,沒有別的形容詞了。

這是春中期的太姥山白牡丹壓的餅,芽頭秀長,葉片細窄,外貌秀麗,色澤灰綠潤,符合白茶國標中一級白牡丹的一切外形指標。

第一衝揭蓋,濃郁的甜花香,那香到爆炸的香氣分子,不出三秒就收拾了我們挑剔的、閱茶無數的鼻子。

接下來的甜潤湯感,順滑稠軟,又讓這款茶再下一城。

回甘里的綿綿花香,最終成為了它定格在我們腦海里的終極符號。

花香是它最初給人留下的印象,直到10泡終了,花香仍是它最後留給人的那絲餘韻。

悠長又深長。

湯水是清甜的,雖然被壓了餅,但鮮爽感尤在,帶著濃烈的花香。喝下這滑滑的茶湯,好像行走在一條兩旁開滿鮮花的山泉旁,微風吹過,帶來清涼之意,花瓣飄落在水裡,這條帶著花香的水,迄邐著流向遠方。

這種感覺,唯武夷山的「流香澗」三字,可供通感。

是的,一條清澈的,充滿了各種花香的山泉。

泉水流淌,香留舌端。

人生只願,醉眠此茶湯。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抹茶紅豆酥,抹茶味伴隨左右縈繞心頭
十個胖子九個「濕」,只要按一穴,喝一茶,吃一瓜,幫你去除濕氣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