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世界,受害者都有罪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言論是:受害人有罪論。
我有罪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言論是:受害人有罪論。
一個8歲男孩對「性」的了解有多少?
他知道男女有別嗎?知道什麼叫騷擾了嗎?上個月刷爆weibo榜單的「迪士尼摸臀」事件,被打女孩僅得到了1000元賠償。
單身出行的女性,被男童摸了屁股之後,還被男孩母親毆打,甚至出言「你長這個*樣,還摸你屁股?」男孩在派出所承認自己是揉捏了,錯在男孩。
但還是有這樣的攻擊受害者言論:8歲孩子懂什麼?要不是她穿成那樣,小孩子會摸他?
是,你可以拿他小當借口,可以拿女性穿著來當擋箭牌,但我們誰都不能否認這個摸臀事實---被摸臀的女性才是受害者。施暴者不應該被忽略,受害者更不應該受到無由來的指責。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凡是有壞事發生,就一定是有原因的。
比如「一個巴掌拍不響」,你不惹它,它為什麼要打你?或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麼多人,怎麼偏偏就是你倒霉了?。
在大多數人看來,每當有人受到侵害時,被害者一定是有被害的原因的。他們熱衷於分析,堅持他們的言論,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經典理論――「公正世界理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受害者有罪論」。
這個理論是這樣的:有些人潛意識裡認為惡性事件不可能隨機發生,不可能無原因,或者說原因不可能不充分。任何惡性事件的發生都一定是有理由的。因為只有這樣世界才是公正世界,才是可以被這些人理解認可的世界。
空姐與滴滴打車事件原委爆出以後,不少網友評論:
「女孩子晚上別出門,自找的」
「打滴滴不就是想被包養嗎?」
「誰讓你衣著暴露?活該」
很多人把被強姦、被殺害的理由歸結於女孩:
「上一下怎麼了?脾氣太傲了,上一下又不會少塊肉。」
一些女性也支持這樣的言論。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們想要規避這類事件,首先想到的就是控制自己。
不會是我
不做那些,永遠不會是我。
他們習慣從受害者的角度出發:我只要穿著不暴露,行為檢點,早點回家,我就不會被強姦。只要做到這些,那暴徒一定不會找上我。
堅持「受害者有罪論」的人覺得別人遭遇不幸都是活該,他們大概以為,只要自己不去招惹別人,就能永遠避免不幸。
但其實,無論你是不是有縫的蛋,暴虐隨時都可能在,有的施暴只是一時衝動的行為,這與你本身是個怎樣的人,無關。
(上次的顧風小旁友!後台戳下千夏,你中獎啦~)
心情|閱讀|雞湯|電影|牢騷
寫下去
才知道
夢有多長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TAG:拾柒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