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隆市徽的起源

科隆市徽的起源

隆建城於公元50年,時值羅馬帝國時代,曾是下日耳曼省的首府,被命名為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意為「克勞迪婭·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克勞迪婭·阿格里皮娜是羅馬帝國克勞迪烏斯皇帝的皇后,出生於此,應她的請求,這塊地方獲得羅馬殖民地的地位。科隆這一名稱就是來自Colonia(殖民地)一詞。公元2世紀起,科隆就成為主教區。公元795年,查理大帝將科隆升格為大主教區。

科隆早期的市徽是紅白兩分盾徽,上半部分紅底上有三個金色的王冠。 1475年,科隆獲得自由城市的地位,於是採用了雙頭黑鷹紋章,兩個鷹頭後面都有金色的光圈,這是神聖的象徵。兩個鷹頭中間是一頂皇冠,黑鷹左爪持權杖,右爪持寶劍,胸前是一個盾徽,盾徽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是紅底三頂金色王冠,下半部分是銀底11個火焰圖案。

盾徽採用紅白底色這一漢薩同盟的顏色,因為科隆曾是漢薩同盟的主要成員。三頂王冠象徵在基督出生時拜見過基督的三王。三王遺骨原來安葬在米蘭。12世紀霍亨斯陶芬王朝統治時期,政教鬥爭激烈,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羅薩經常南征義大利。1164年,腓特烈一世攻佔米蘭後,將三王遺骨作為戰利品贈送給他的首相兼科隆大主教萊納德·馮·達瑟(Reinald von Dassel),由此三王遺骨到了科隆。科隆從此成為德國最重要的朝聖地點,被稱為「北方的羅馬」。腓特烈一世試圖將科隆建設成為與羅馬相媲美的城市,由此在政教關係鬥爭中佔據主動地位。朝聖為科隆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科隆成為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富有的大城市。1248年,為了安葬三王遺骨,科隆大主教開始主持修建科隆大教堂。但由於各種困難,直到1880年才完工。

11個火焰圖案象徵聖烏爾蘇拉和11000名處女。據11世紀開始流傳的傳說,烏爾蘇拉(Ursula)是布列塔尼國王的女兒,信奉基督教。一個信奉異教的英國王子埃特里烏斯(Aetherius)向她求婚。烏爾蘇拉在同意之前,要求王子先受洗,並商定了一個考慮的期限。在此期間,她去羅馬朝聖,由10個貴族少女陪同。11位少女各自有1000名侍女,由此一共有11000名少女參加朝聖。在返程時,她們受到匈奴軍隊的攔截,匈奴軍隊殺死了陪同人員,匈奴王要娶烏爾蘇拉為妻。烏爾蘇拉拒絕後,用箭自殺了。

在科隆成為商業中心之後,為了爭奪城市管理權,城市的貴族和市民與科隆大主教產生了很大的衝突。1288年,城市貴族和市民在沃林根(Worringen)戰役中戰勝大主教,科隆獲得一定的自治權,成為自由城市。科隆大主教被驅逐出科隆城,被迫駐節波恩、布呂爾等地。

1265年,科隆大主教恩格貝特二世(EngelbertⅡ)聯合克萊沃伯爵等諸侯,計劃奇襲科隆城,先由人在市場縱火,然後以此為號,乘亂攻佔科隆。可恩格貝特二世一直沒有看到縱火的信號。據傳說,克萊沃伯爵進軍時看到,烏爾蘇拉帶領1萬多少女手持蠟燭繞著科隆城行走。克萊沃伯爵不敢與之對抗,於是撤軍。由此,烏爾蘇拉拯救了科隆城。後來科隆人為了紀念烏爾蘇拉,將11個火焰的圖案置於市徽中。

1794年,科隆被法國拿破崙軍隊佔領。貴族、行會及紋章制度一度被廢除。拿破崙稱帝後,重新確立了紋章制度。1811年,拿破崙為科隆頒布了新的市徽:紅底盾徽頂端聳立著金色的拿破崙之鷹,盾徽的主要圖案是蜜蜂和法蘭克犁。拿破崙家族的紋章——三隻金色的蜜蜂取代了三頂王冠,象徵勤勞與秩序觀念。鋸齒形的法蘭克犁取代了11個火焰圖案。盾徽由花環圍繞,整個紋章具有濃郁的法蘭西風格。在1811年科隆名譽衛隊的一面燕尾旗中,兩個旗角裝飾了這種市徽。

1814年1月,德國軍隊收復科隆。1815年,科隆劃歸普魯士所有。1817年,普魯士國王重新頒布了市徽,恢復了以三王王冠為主的市徽圖案。

資料來源:本文節選自林純潔著《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省略了原文注釋。

作者介紹

林純潔,1983年生,湖北江陵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訪問學者,湖北省楚天學者(楚天學子),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副教授、主任、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德意志紋章文化、中西文化比較。近年在《德國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哲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著有《馬丁·路德天職觀研究》和《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譯有《馬丁·路德桌邊談話錄》(合譯);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與重點項目各1項。

紋章森林文章專欄列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德人文交流 的精彩文章:

留給衛冕冠軍懈怠的比賽不多了——遭遇「北歐海盜」只能贏!

TAG:中德人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