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勝利時,你想做什麼?那時候我已經死了!

抗戰勝利時,你想做什麼?那時候我已經死了!

原標題:抗戰勝利時,你想做什麼?那時候我已經死了!


抗戰期間,《大公報》記者在前線採訪一個無名的軍人,他自願到河北組織抗日游擊隊。


記者問他:抗戰勝利時,你準備做什麼?軍人回答:那時候我已經死了,這場戰爭中,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1938年,台兒庄巷戰

1

73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然而此前5天,消息已經傳開了。8月10日,日本通過中立國瑞士、瑞典,向同盟國乞降,表示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在保留天皇制的條件下投降。

勝利來得太突然。


5月,歐洲戰場上德國戰敗後,中國人就看到了抗戰勝利的曙光。但當時最樂觀的估計,是對日作戰還得打上一年。


8月10日晚6時左右,設在重慶的盟軍總部,收聽到東京發出的英語國際廣播,稱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廣播是時任日本外相的東鄉茂德代表日本政府播發的,但尚未通過軍事當局的檢查。


知道這則消息後,重慶各媒體等不及官方核實,按捺不住爭相報道。


當時在重慶崇文鎮的《大公報》記者陳紀瀅後來回憶,那時候,收音機很貴重,整個鎮不過三四台。其中一台,是鎮上雜貨店老闆自己鼓搗組裝的,平時沒人理會,但那天傍晚,商店擠滿了人,都在一遍遍聽廣播。


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邊聽,邊哭出聲音:日本投降了!當晚,一傳十,十傳百,「日本投降」的消息不脛而走。重慶、成都、樂山、昆明等地人民開始自發上街,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拉響汽笛。


中國戰區最高領導人蔣介石,並沒有比普通民眾更早得到消息。


當晚8時許,他正在宴請墨西哥駐華大使,聽到外面都是歡呼聲和鞭炮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問副官蔣孝鎮,得到的回答是「聽說什麼敵人投降了」。蔣介石讓蔣孝鎮再去打聽,這時才有消息進來。


宴請完畢,蔣介石顯然已無心情和墨西哥大使漫談,但對方遲遲不願離去,這讓老蔣感到很惱火。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吐槽:「墨使不識體統,糾纏談話不休,殊不知抗戰最大事要在此時決定也。」好不容易送客成功,蔣介石趕緊召開軍事幹部會議。會畢,已是夜裡12時。


▲1945年,重慶,狂歡的人群

2

因為日本投降消息未經正式確證,很多高官在互相打探消息的真實性。


蔣介石侍從室第六組組長唐縱,第一時間去找他的上司陳佈雷。陳布雷表現得相當謹慎。


唐縱說,當晚,陳佈雷的孩子們在外面放爆竹歡呼,結果陳布雷大怒,責備孩子們不應高興得太早。絕大多數人顯然沒有這麼理性。抗戰的日子太長,太苦了,一個徹底勝利的好消息足以讓所有人狂喜眩暈。


在重慶的復旦大學史地系教授顧頡剛,8月10日夜裡寫日記說:明日添菜慶祝。他還特地在當天的日記後面寫了三個字:勝利日!那一夜,很多中國人徹夜失眠。68歲的黃炎培是其中一個。


黃炎培時任國民參政會駐會委員,他整夜在腦海中幾乎把十四年抗戰歷史倒映了一遍:


自七七以來,八年又卅三天。自九一八以來,十四年不足卅八天。中間殘殺我國同胞,此數年更殘殺我盟國同胞,不知多多少少。天網恢恢,元惡終歸殄滅,而死者豈可復生?以我一人論,十四年來之努力,徒為抗敵救國耳。今日者故妻何在?長子何在?讀少陵《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感不絕心。忽然想起劉湛恩,忽然想起張在森,以此終夜不能自制。劉湛恩、張在森何止千萬?劉湛恩是黃炎培創辦的中華職業教育社重要成員,也是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九一八事變後,就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4月,因為拒絕出任偽政府教育部部長,劉湛恩遭日偽特務暗殺身亡。


張在森是黃炎培的同鄉兼好友張志鶴的幼子。他為抗日救國,毅然投筆從戎。1942年,其所在部隊在金華白龍橋被日軍包圍,張在森引槍自殺殉國,年僅21歲。


十四年抗戰中,失去的生命,像劉湛恩、張在森這樣死去的英雄,何止千萬?


當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中國人覺得勝利來得太突然,但更深感勝利來得太艱難。痛哭比喜悅更能釋放十四年的壓抑與苦難。


▲1937年,淞滬會戰

3

要日本人投降,實不容易。日本戰敗前,本土尚未遭到地面攻擊,在海外尚存100多萬軍隊。到1945年6月,日本仍作出「本土決戰」「一億玉碎」的戰爭計劃。


到了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後,日本政府與軍部仍在降與和的問題上發生較大分歧。雙方對峙,直至天皇最後「裁決」,才在維護天皇制國體這樣一個條件下接受投降。


在此過程中,日本軍部主戰派秘密制定了一個「總決戰」計劃,其內容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放棄華南。如盟軍在廣州灣一帶登陸,日軍即首先毀滅廣州,並沿粵漢路退守衡陽,在衡陽進行小規模會戰。


二、放棄江浙兩地。將京滬杭三角地帶內一切建築物全部毀滅,並計劃於上海、南京、杭州進行較大規模會戰。俟江南精華地區完全毀滅後,即由京滬鐵路轉津浦路扼守徐州。


三、放棄華中。衡陽會戰後,於長沙再進行小規模會戰,然後撤至武漢,並將武漢徹底破壞後退守鄭州。


第二階段:一、英美陸軍於完成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之佔領後,必將大批海軍向日本本土進行登陸,日海軍將以自殺式攻擊向英美艦隊反擊。但預計英美海軍必能於遭受攻擊後繼續完成登陸任務。故第二階段中的本土防禦戰以海上防禦戰為主。


二、在徐州與鄭州兩地準備作大規模會戰之後,即撤向黃河以北。


第三階段:一、全力保衛東京,以自殺戰術普遍阻抗盟軍的前進,但日本必將因此遭到美機濫炸,因此日本整個島嶼建築將遭毀滅,惟戰至東京淪陷後,立即向盟國提出無條件投降,本土戰事至可告一段落。


二、中國東北三省與朝鮮現有日軍100個師團以上,其中以關東軍為主力,完全可以用於固守華北和朝鮮。在東京宣告投降後,朝鮮與華北等地日軍仍可繼續作戰,必須戰至全部滅亡為止。故真正的大決戰,是在中國的東北和朝鮮。最後全部戰死,不留一兵一卒。三、如果東三省與朝鮮兩地被盟軍攻佔,日軍全部毀滅後,日本本土可利用盟國間相互的矛盾,故日本仍不至亡國,並可保持此次決戰的「光榮傳統」,在未來數十年或百年之後,仍可自強獨立於東亞。

在這個秘密計劃中,日本人的瘋狂與殘暴本性暴露無遺,其寧可毀滅日本、毀滅中國、毀滅朝鮮,也不投降的野心昭然若揭。


直到8月10日下午,日本天皇已經決定投降,乞降照會也已發出,軍部仍不甘心失敗。日本陸相阿南惟幾竟通過電台向全體陸軍官兵發表了《告全軍將士書》,聲稱「縱令嚙草嚼土,伏屍荒野,亦須斷然奮戰,直至最後一個人」。隨後幾天,軍部主戰派在日本國內企圖發動武裝暴動,結果以失敗告終。


8月14日,日本天皇召集御前會議,最後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並致電中美英蘇四國,接受無條件投降。他下令起草停戰詔書,錄音完畢,送日本電台,準備次日中午廣播。


此時,中國國內慶祝日本投降的氣氛已經持續了四天。中國人並不知道,日本人口服心不服。

▲1945年7月,波茨坦會議

4

1945年8月15日,黎明之前,阿南惟幾在家中剖腹自盡。他的遺言是:「天皇的詔書將在中午12點播出,我聽了會受不了。」


上午7時,中美英蘇四國同時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經歷過漫長的至暗時刻,中國人形象地將這一刻稱為「天亮了」。連日偽控制的上海,歡慶情緒也無法控制:「生活從天亮開始,永不衰落。誰在乎軍隊管制? 戰爭已經勝利了。保衛和平! 對任何一個世紀來說,兩場世界大戰已經太多。」上午10時,即在日本天皇廣播「終戰詔書」之前一小時,蔣介石來到重慶中央廣播電台,發表了著名的抗戰勝利廣播演說。


從8月10日晚突然得知日本投降開始,蔣介石就在準備這次演說。他找到陳佈雷,按慣例要讓這名「文膽」捉刀,但得悉陳布雷生病後,他決定自己寫這篇演說稿。寫完之後,再交給陳布雷修改。


我們的抗戰,今天是勝利了,「正義必然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了他最後的證明,這亦就是表示了我們國民革命歷史使命的成功。


我們中國在黑暗和絕望的時期中,八年奮鬥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實現……


我全國同胞們自抗戰以來,八年間所受的痛苦與犧牲雖是一年一年的增加,可是抗戰必勝的信念,亦是一天一天的增強;尤其是我們淪陷區的同胞們,受盡了無窮摧殘與奴辱的黑暗,今天是得到了完全解放,而重見青天白日了。

這幾天以來,各地軍民的歡呼與快慰的情緒,其主要意義亦就是為了被佔領區同胞獲得了解放。


現在我們抗戰是勝利了,但是還不能算是最後的勝利。須知我們戰勝的含義決不止是在世界公理力量又打了一次勝仗的一點上,我相信全世界人類與我全國同胞們都一定在希望,這一次戰爭是世界文明國家所參加的最末一次的戰爭……


我說到這裡,又想到基督寶訓上所說的「待人如己」與「要愛敵人」兩句話,實在令我發生無限的感想。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


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共同打倒了,我們當然要嚴密責成他忠實執行所有的投降條款,但是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污辱,我們只有對他們為他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這是我們每一個軍民同胞今天所應該特別注意的。


中國的媒體,也貫徹了蔣介石的思想,即寬容和「不以日本人為敵」。《大公報》第二天發表社論,其中提到:


老實說,我們除了深惡痛絕日本軍閥的嚴重錯誤及萬惡罪行外,卻從不鄙視日本人民。看昨天昭和宣布投降詔書時的東京景象,以及內外軍民一致奉詔的忠誠,實在令人悲憫,甚且值得尊敬。日本這民族是不平常的,只要放棄了窮兵黷武的思想,打開了狹隘驕矜的情抱,在民主世界的廣野上,日本民族是可以改造,可以復興的。


▲1945年8月16日,《大公報》頭版

5

然而,作為戰勝國,中國的寬容並未贏得日本的感恩。


日本天皇裕仁8月15日向日本軍民廣播講話,主旨是向國民解釋他不得不接受共同宣言的苦衷。整個講話充滿了狡猾地詭辯。


他告訴日本國民,他接受中美英蘇共同宣言,是因為「戰局未必好轉,世界之大勢亦不利於我,加之敵使用殘虐炸彈,頻頻殺傷無辜,慘害所及,誠不可測,且若繼續交戰,不但我民族終告滅亡,且人類文明亦必被毀」。

按此解釋,天皇是為了挽救人類文明才接受《波茨坦公告》,並未公開承認戰敗。


此外,他在講話中仍舊美化侵略,只承認向美英兩國宣戰,無一字提及「九一八」事變以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按其解釋,對英美宣戰並非自己的本意,是為了日本的自存和東亞的安寧,不得已而為之。


總之,這次被認為是宣布戰敗的天皇廣播,絲毫沒有流露出對發動侵略戰爭的歉意和悔意,甚至連「戰敗」「投降」等字眼都絕口不提。在上海,當時日偽控制下的報紙,刊登這封詔書,使用的標題不叫「投降詔書」或「終戰詔書」,而叫「日皇頒和平詔書」,把日本天皇塑造成和平的締造者。


這種顛倒黑白的行為,因為中國和同盟國的寬容,後來竟成了日本右翼勢力拒絕承認侵略、拒絕反省歷史的精神源頭。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裕仁

6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在勝利的時刻,中國選擇了高尚,而忽略了對方的卑鄙。那時候,中國人有一股勝利的單純的喜悅。聞一多得知勝利消息後,直奔出去,找到理髮店,把蓄了八年的鬍鬚剃了個精光。理髮師傅覺得可惜,聞一多下命令:「剃!剃!全都剃掉!」


那時候,中國人十分緬懷戰爭時期的民族精神。1937年9月,四川軍閥劉湘作為第二路預備軍司令長官,率軍出川抗戰。走到漢口,他已經病重,次年1月就含恨去世。


死前,劉湘留下遺囑,語不及私,僅對川軍將士說:「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1938年,台兒庄大戰中,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三個師基本打光了,向李宗仁請求撤回,「留點種子」。李宗仁沒有允許,要求孫連仲反攻。


孫連仲隨即對師長池峰城下達了反攻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

那時候,中國人還來不及消化戰爭的創傷。日軍侵華十四年,尤其是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戰爭在長達5000公里的正面戰線和130餘萬平方公里的敵後地區進行著。


在3000個浴血奮戰的日日夜夜,中國軍隊進行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


中國軍隊傷亡428萬多人,中國平民死傷1854萬人,共計2282餘萬人(一說3500萬人)。


那時候,中國人相信世界的公平與正義。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總兵力240萬,但絕大部分被中國戰場緊緊拖住,無法南下。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對他的兒子小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


那時候,中國人既善良又無奈,親手送走了教訓日本的機會,以至於到現在,經常連一句戰爭道歉都要不到。然而,歷史無法重來,唯有戰時的問答響徹耳畔:

「抗戰勝利時,你想做什麼?」「那時候我已經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
當過總理再當縣長,官越做越小,影響力卻越來越大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