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恐怖,是無知!
悅讀天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一部恐怖片!
對,你沒看錯,
不加引號,
真正的恐怖片!
常年位居豆瓣電影TOP250榜首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暢銷書作家、有當代驚悚小說之王稱號的斯蒂芬·金的代表作之一。
(老金給自己畫的自畫像)
這裡的暢銷書可跟我們動不動就貼上「暢銷」標籤的青春雞湯體小說不一樣,暢銷到何種程度呢?據說一個美國家庭里,如果只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就是斯蒂芬·金的書!
厲害吧,與《聖經》肩並肩了!
所以也就意味著,在美國的影視圈,誰都想拍一部斯蒂芬·金的作品,基本上就像「每個中國男導演都有一個武俠夢」一樣。
(永遠的心理陰影:《閃靈》)
從上世紀70年代的《魔女嘉麗》,
到80年代的《閃靈》,
90年代的《肖申克的救贖》,
2000年以後的《迷霧》,
斯蒂芬·金的作品,
從來都不缺電影版!
現在,老金的又一部小說被改編成了美劇,目前還在更新中,但已經口碑爆棚——《城堡岩》
故事將老金之前的多部小說和短篇小說融合在一個背景地點裡——緬因州城堡岩小鎮,這個小鎮里有我們熟悉的肖申克監獄。
我們不去猜測老金是否想要效仿巴爾扎克寫一部自己的「百科全書」——《人間喜劇》,小編更感興趣的,是這個叫城堡岩的小鎮。
隨著即將退休監獄長的自殺,小鎮的很多頑疾暴露了出來!與廣義上的「恐怖」基本沒什麼關係!
首先,肖申克監獄是私人的,公司化的。而小鎮上幾乎每家人都會有一個人在肖申克工作。
監獄看守還以此警告前來提取證據的律師,大意翻譯過來就是:我們上頭有人!
其次,城堡岩特別的偏遠,偏遠到什麼程度呢?
酒館老闆告訴你:37英里內只有我家能買到啤酒和漢堡!
看守小哥告訴你:60英里內沒有沃爾瑪超市可以讓我用來跳槽!
偶遇女孩告訴你:我們小鎮你在地圖上找不到的!
小編只想說:
所以,鑒於當地這樣的社會情況和地理位置,整個小鎮的經濟和居民的生活就只能圍繞肖申克監獄,但是監獄並不能給小鎮帶去發展,相反,由於私人經營加地處偏僻,即使肖申克監獄出了很多事兒,不斷的「被頭條」,也無法改變肖申克在反噬城堡岩的事實!
最可怕的是,當地居民都安於現狀,不想改變,唯一一個清醒的人,還受到質疑!
這個清醒的人叫莫莉?斯特蘭德,一個房產經紀人!
她知道想要改變小鎮的現狀,急需一個商業中心,讓小鎮的人們不再拘泥於監獄和教堂,而是能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性,支持科技,鼓勵創新!
作為地產經紀人,她打算抵押母親留下來的房子貸款,租下廠房,從毛線廠開始做起,但是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姐姐時,姐姐怎麼說?
可以說言辭很犀利了。
但這並不是個例,在莫莉接受採訪的電視節目里,主持人同樣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不難看出,小鎮中大部分人對這個商業區是無感的。莫莉空有一個大舞台,卻只能唱一出沒有觀眾的獨角戲。
小編覺得這才是這部片子最恐怖的地方:狹窄的眼界和陳舊的觀念蒙住了居民的眼睛:家裡有人在私有化的監獄工作,相當於半個「事業單位」,日子過得不富裕,卻也足夠溫飽。無知讓他們變得安於現狀,並且鄙視那些想要改變的人。
如果小編問,經濟的發展主要靠什麼?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知道。
拿我國為例:投資、消費、出口,三架馬車一起拉動經濟。
這三架馬車在不同發展時期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拿到任何一個經濟體系里都是確定成立的。
莫莉想要建立一個不一樣的城堡岩,從建立商業區開始這個思路是正確的。
有了商業區,就有了消費,消費可以吸引投資,而投資和消費的良性循環是出口貿易的前提!
還記得【悅讀天下】的第一期嘛?
Part One里,第一個說的就是:
消費不足,敢於冒險!
誠然,消費需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永恆內在動力!
但是我們永遠也叫不醒裝睡的人。
兢兢業業工作幾十年然後圓滿退休是每個人的未來,當然,在工作期間,如果能給自己帶來一些額外好處就更完美了。《肖申克救贖》里的監獄長不就是用這樣的心態利用安迪的嗎?
消費和生產力這回事,並不在他們的思考範圍內!沒有人想費勁兒的改變現狀,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是福」。
所以,莫莉的「改革」前路崎嶇,商業區的藍圖能否順利實施,直接取決於居民們是否願意承擔改變帶來的風險!
就像「米奇」說的一樣,希望城堡岩不要再被熟視無睹!
目前這部劇還在以每周一集的龜速更新中,小編也會持續關注莫莉的城堡岩商業區計劃,很期待看到發展起來的城堡岩小鎮!
(PS:編劇名單里有著名的「挖坑專家」J·J·艾布拉姆斯,小編個人認為結果不容樂觀,畢竟小斯同學只負責挖,不負責填!)


※貪慾,那個自以為能控制住野心的人
※自從遇見你,努力活著都很奢侈
TAG:金城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