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漫步201大院(四)

漫步201大院(四)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伴你二十年7

黑鴨子 

00:00/03:46

童年部隊生活美好而難忘,它根植我心,伴我成長,軍人那頑強不屈的品質打造了我的性格,這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我不是軍人,也沒有穿過軍裝,但我是軍人的女兒,我身上流淌著軍人的血脈,我的童年一直有嘹亮的軍號聲在飄落。那整齊的隊列,威嚴的哨兵和哨兵肩上讓我好奇又膽怯的鋼槍,爸爸、叔叔們那筆挺的綠軍裝,常常閃現在我的眼前,讓我留戀,讓我懷想。

全家福

這張照片很珍貴,哥哥從廣州第二次到白城,拍了一張全家福

自從我懂事的時候起,眼中的父親,每天見到的都是他不是上班就是出差下馬場,一去就是半個月左右才回家,再不就是開會,深更半夜還在開夜車寫材料,那時候會議也多,只見他總是忙忙碌碌,感覺他精力充沛,幹勁十足。

身為知識分子的父親是一位家教極為嚴格的家長,如果弟弟在外面淘氣了或者和小朋友打架,父親不問青紅皂白,誰錯誰對,回到家裡總是一頓揍,那時候家長管教孩子簡單粗暴。雖然弟弟被父親打的多,日後還是很孝順的,我懷疑,這樣的嚴厲粗暴的管教方式是不是也能棒棍底下出孝子?應該說,弟弟是伴隨著父親的棍棒+拳頭成長的,也許這樣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弟弟遇到困難不妥協的性格是否有一點關係呢?

姐倆

三天兩頭,弟弟在外面老是惹禍,那時候的學校和家長基本上不太重視教育,學校要不學工,要不就是學農,冬天的時候還要求每位學生上街撿馬糞,為農業積肥,大家都爭當學農積極分子。家長工作也忙,不怎麼管你讀書成績的好壞,老師布置作業又少,孩子們的讀書壓力小。孩子們的天性就是喜歡自由,愛玩耍,大院的孩子放學回家之後,撒了歡的滿大院跑,同年齡的孩子喜歡聚在一起玩,玩的遊戲多種多樣,他們頑皮搗蛋、攀高爬底、就差沒有上房揭瓦了,玩著玩著就打起來了,由於弟弟年齡小,身高比同齡孩子矮,而且沒有哥哥撐腰,打起架來總是處於劣勢,每一次都會抹著鼻涕哭著回家。

記得有一次特別好笑,每到吃晚飯的時候,又到了母親開始向父親「控訴」弟弟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時候了,平時吃飯的小飯桌上的四邊,一人坐一邊,弟弟總是挨著父親坐著,而且都是坐在父親的右手邊,每當父親聽著母親嘮叨弟弟今天又如何如何了的時候,父親越聽越生氣,然後就會情不自禁的舉起右手上的筷子,只聽見「啪」的一聲準確無誤的狠狠的落在了弟弟的頭上,後來弟弟學精明了,再也不敢坐在父親的右側,而是選擇坐在靠在門口邊父親的對面坐著,如果父親要是站起來走過來打他,弟弟還可以往門外跑,這樣挨打的次數就少了很多。

做為女孩子,在這點上還是比較聰明的,遇到父親暴跳如雷打弟弟的時候,我大氣不敢喘,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躲起來,希望不要殃及到自己身上。其實我也挨過父親的揍,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在我大概四歲的時候,家住西北平房,晚上父親幫我脫棉褲,突然從褲兜里掉下一個很漂亮的小鉛筆刀,父親問我是誰家的?我正迷迷糊糊的半睡半醒之間,隨著父親的一聲怒吼,我突然清醒過來的時候,知道大禍臨頭了,但是我又不肯說出來,這一次狠狠的挨了父親的一頓揍,父親的拳頭讓我永遠記住,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兄弟倆

相比之下,母親的教育方式感覺稍微能讓我們接受,由於母親生長江南,江南的女子性格溫柔,賢惠,但是母親會告狀,三天兩頭的就向父親告狀,這點上總是讓我困惑,總希望自己表現好一些,少一點被母親告狀,少一點挨父親的拳頭。

但是男孩子就不同了,弟弟總是沒有辦法約束自己,三天兩頭總是在外頭「惹禍」,這樣也沒有少挨父親的拳頭。

羨慕現在的獨生子女,可以在爸媽還有兩家四位祖父祖母的精心呵護下「嬌生慣養」的成長,那個年代的孩子實在像是一棵野草,自由自在的生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藝攝影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大媽到日本葯妝店爆買,原來大包小包買的都是這個
越南這座城市的慢生活,不僅有美女還有8元一杯的美味咖啡

TAG:張藝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