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當官上班累不累?比現在累,官越大越累,網友:還是清朝舒服

古代當官上班累不累?比現在累,官越大越累,網友:還是清朝舒服

原標題:古代當官上班累不累?比現在累,官越大越累,網友:還是清朝舒服


古代當官上班累不累?比現在累,官越大越累,網友:還是清朝舒服在你的認知中,一個好的皇帝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是這樣的吧,每天按時上早朝,其實,古代的早朝就相當於我們現在上班,只不過說法不一樣。除了早朝,每天批閱奏摺到深夜,日日和大臣討論政事。也許在你的印象中,這才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然而,在早朝這方面,你真的是高估他們了。我們現在上班還有個假期,古代皇帝又怎麼會每天天還不亮就上早朝呢?


那有沒有每天的上早朝的皇帝呢?你別說,還真有。明朝有幾位皇帝就是這樣,因為每天上早朝的規矩就是明朝開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朱元璋出身貧寒,是農民出身,好不容易逆襲當上了皇帝,當然好好珍惜,特別是他廢除丞相這一職位後,害怕自己被人蒙蔽,這才定下了每日早朝的規矩,目的就是為了體察民情,更好的了解百姓的生活,以免被大臣蒙蔽。



因為皇帝遠在皇宮,對宮外的事情不太了解,只能由大臣彙報。但是,有些大臣會謊報民情,將好的事情上報給皇帝,而壞的事情一個字也不提。


所以,明朝有幾位皇帝,一直遵守每天上早朝這一祖制,就算他們內心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因為每天有文官監督他們,一不上早朝就會被大臣們指責。所以,他們也只能每天上早朝。



不過,上早朝可不是一個輕鬆的差事。據史料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十二點起床,穿過半個京城,凌晨三點,到達午門,在午門外等候。之後,當午門城樓上的鐘聲響起以後,大臣就要在午門外排好隊伍,等待午門的開啟。凌晨五點左右,鐘聲響起,午門開啟,大臣排隊依次進入。過了金水橋以後,在廣場整好隊伍。



要是大臣中有咳嗽、吐痰或者步履不穩的人,就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等候處理。因為這些行為都是對皇帝的不尊重,皇宮可是聖地,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

記得我們上邊說只有幾個皇帝遵守朱元璋的規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自英宗皇帝以後,明朝的皇帝越來越不喜歡上早朝。因為英宗即位時,只有八歲,每天上早朝也是干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幹,政事有太后和大臣處理,英宗漸漸對早朝喪失了興趣,他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之後的皇帝對早朝更是不感興趣,因為,每天上早朝實在是太累了,有幾個皇帝能受得了。那可是全年無休,身體也吃不消啊。所以,處理政務就改為了批閱奏摺,這樣,就可以不用每天早起了。早朝也不是完全取消,只是偶爾舉行。



說到這個早朝啊,最勤奮的當屬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根據史料記載,崇禎皇帝勵志做一個明祖,每日雄心壯志,天還不亮就去上早朝,一天都沒有落下,晚上更是批閱奏摺到深夜。比定下早朝這一制度的朱元璋還要勤奮。但是,也有幾個皇帝不上早朝,最過分的屬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在位二十多年,沒上過一次早朝。


那還有沒有皇帝天天上早朝呢?除去明朝,這樣的皇帝還真少見。以前還沒有早朝這一說法,大臣們都是有事的時候聚在一起開個會,並沒有定期召開會議這一說法。等到西漢孝宣帝,才開始定期召開會議,只不過不是每天上朝,他定下了五天上一次朝的規矩,只不過,之後的朝代會將這一制度有所改變,不過,有了定期開會這一制度。



據史料記載,不同品級的人上朝的次數也不一樣。文武百官九品以上的有資格上朝;五品文官以及監察御史、太常博士等每天必須上朝;三品武官以及三品以上的三天去一次早朝,所以稱他們為「九參官」,意思是一個月上九次朝;五品武官以上的每五天上一次早朝,所以也稱他們為「六參官」,即一個月上六次朝。真是官越大越辛苦啊,還不敢輕易請假。到了清朝以後,早朝這一制度更不存在,只是在發生大事時,大臣們聚在一起商量辦法。平時,有急事怎麼辦?大臣將事情寫入奏摺里,先交給內閣,再由內閣統一上報給皇帝。

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為皇帝在哪裡上朝?一般情況下,皇帝會到太和殿或者太和門,然後參加早朝的官員向皇帝行三跪九拜大禮。這些完事以後,大臣就開始向皇帝彙報政事,並不是上朝的每個官員都有資格和皇帝對話,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和皇帝對話。皇帝的責任就是回答大臣的問題或者提出問題。


大部分人覺得早清朝皇帝辦公的的地方也是在「太和殿」,這你就錯了,太和殿只有在發生重大事情時才會啟用。事實上,清朝皇帝辦公的地方不確定,康熙皇帝的辦公地點在一處園子,是在明代清華園的基礎上建成的「暢春園」;而雍正皇帝的辦公地點在圓明園裡的正大光明殿和秦政親賢殿;乾隆皇帝的辦公地點更是不確定,有時在紫禁城、有時在圓明園、有時又會到承德的避暑山莊等等。


所以,皇帝也不是每天都上早朝,皇帝也是人,身體也會吃不消,也要偶爾偷個懶,睡個懶覺。我們現在都有假期,又怎麼能要求皇帝每天都「上班」呢。我們也要體諒他們,他們也需要休息,所以,對那些偶爾上早朝的皇帝,我們也不能批評,要試著理解他們。


但也有一些「勤奮」的皇帝,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每天沒日沒夜批閱奏摺、處理政事。常常將自己累的不成樣子,但也沒有怨言,一心為百姓,心裡裝的都是百姓。他們更加值得我們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灰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真的害怕諸葛亮的空城計嗎?他死前說了這十七個字

TAG:灰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