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戰車自動炮尚有一大「頑疾」亟待解決

中國戰車自動炮尚有一大「頑疾」亟待解決

中國隊進行接力賽訓練尚文斌圖

2018國際軍事比賽已經全部落幕,我軍在多項賽事中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根據比賽要求,在我國承辦的4項賽事中,除了俄方自帶BMP-2步兵戰車參加「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比賽之外,參賽的國外代表隊都使用我方提供的武器裝備。

「蘇沃洛夫突擊」比賽使用的是86A式步兵戰車,「海上登陸」比賽則使用05式兩棲步兵戰車,這些參賽戰車都裝備了30毫米自動炮。那麼,這些自動炮的性能如何?我國戰車自動炮又如何發展?

曲折發展的我國戰車自動炮

在我軍裝甲戰車裝備體系中,曾經很長一段時期都沒有步兵戰車這一類型,因此也沒有為其配套研製過小口徑自動炮。事實上,在那段時期內「客串」步兵戰車這一角色的就是63式裝甲人員輸送車。但是,該車火力弱(只裝備有12.7毫米機槍)、沒有反裝甲能力(我軍為此曾經長期苦練步兵在車上使用40毫米火箭筒打擊裝甲目標的能力),而且防護力明顯不足。所以,我軍迫切需要一種可以伴隨坦克作戰且具備一定反裝甲能力的步兵戰車。這一願望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得到蘇制BMP-1步兵戰車才初見曙光。

我國軍工部門得到蘇制BMP-1步兵戰車後,迅速對該車進行反向設計,最終仿製成功了我國第一代步兵戰車,其行業內編號為WZ501,軍方正式編號為86式。不過,該車在進入到我國時其實已經落後,尤其是車上裝備的2A28型73毫米低壓滑膛炮不能算是合格的車載炮,充其量是一具能夠自動裝填的大號火箭彈發射筒而已。所以,蘇聯在第二代步兵戰車BMP-2上拋棄了該炮,而是參考歐美國家的做法,全新研製了2A42型30毫米自動炮。

我國在仿製BMP-1步兵戰車的過程中也意識到了其車載炮的問題,但是一時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此時,恰逢上世紀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國與歐美國家開始有較為全面的軍事技術交流。於是,利用這一大好時機,我國軍工部門提出與國外軍工企業聯合研發外貿型步兵戰車。具體來說,主要是引進國外技術成熟且性能先進的小口徑戰車自動炮炮塔,再與我國研發生產的履帶式裝甲底盤結合,從而形成中西結合的新型步兵戰車。由此,我國軍工部門也可以有機會全面接觸到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小口徑戰車自動炮技術。

NFV-1

NVH-1

通過這一方式,我國軍工部門先後推出了NFV-1、NVH-1以及NVH-4等三種履帶式外貿步兵戰車。其中,NFV-1採用86式步兵戰車底盤與美製M242「大毒蛇」25毫米自動炮炮塔結合的模式。NVH-1和NVH-4則都採用85式履帶裝甲人員輸送車底盤,只是前者裝備英制30毫米RARDEN自動炮,而後者裝備瑞士厄利空KBB型25毫米自動炮。M242「大毒蛇」、RARDEN在當時分別是美國M2/3步兵戰車和英國「武士」步兵戰車的主炮,而厄利空KBB自動炮也被十多個國家裝備採用。如果我國軍工部門能夠以此為契機,全面吸收和借鑒這三種先進車載自動炮的技術,那麼無疑會在這一領域獲得巨大的飛躍。可惜的是,這幾種中西合作的履帶式外貿步兵戰車最終全部不了了之,引進相關車載自動炮技術也沒有了下文。

之後,我國軍工部門自力更生、自主研發。當時,國外曾經有過將小口徑高炮進行改進設計,發展成為車載自動炮的成功經驗,比如瑞典博福斯40/70B式40毫米自動炮。受此啟發,我國軍工部門也在現有小口徑高炮中進行選擇,最終選定了雙管25毫米高炮——將其中一門炮的自動機以及身管分離出來,經過適應車載炮塔的改進後,便成為了我國第一種自主研發的25毫米戰車自動炮。

25毫米自動炮

該型25毫米戰車自動炮研製成功後,首先以單人炮塔的形式批量裝備在92輪式步兵戰車上,後來也曾經試驗性地裝備在86式步兵戰車上,代替原有的73毫米低壓滑膛炮。但是,由於是第一次設計研發車載自動炮,該炮的實際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並不算是多麼出色,射速以及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卡殼的毛病最為嚴重。上世紀90年代,我國軍工部門全面引進BMP-3步兵戰車武器系統後,25毫米戰車自動炮基本上就宣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取而代之的就是引進和仿製的蘇制2A72型30毫米自動炮。

如今,這款30毫米自動炮的國產仿製以及發展型號已經全面裝備我軍各型步兵戰車,除了相對較老的92A、86A式步兵戰車用該炮替換原有武器外,還包括04履帶式步兵戰車、05履帶式兩棲步兵戰車、03履帶式空降戰車以及09輪式步兵戰車等,並且作為外貿武器出口。不過,從比賽出現卡殼的事件來看,至少證明了該炮總體性能並非完美無缺。

現役30毫米自動炮的癥結所在

我國步戰車現役的30毫米自動炮是從蘇制2A72型30毫米自動炮仿製、發展而來,但是後者從一開始就存在諸多不足和缺陷。比如,2A72自動炮在BMP-3步兵戰車武器系統中只是輔助武器,因此蘇聯軍工企業放寬了該炮的可靠性、射擊精度等指標。而且,由於該炮要附裝在2A70型100毫米低壓線膛炮上,設計人員過於強調控制其質量、尺寸以及零部件數量。為此,2A72自動炮的炮身質量從上一代2A42的115公斤大幅降低至84公斤,零部件數量從578個減少到349個。該炮的自動方式也從2A42的導氣式改為身管後坐式,主要性能並沒有明顯提高,反而最高理論射速從2A42的800發/分下降到390發/分。

其實,在蘇聯人看來,即便是2A72自動炮發生故障打不響也沒關係,還有2A70主炮可用;至於其射擊精度不佳,也可以用2A70主炮發射炮射反坦克導彈予以彌補。甚至,蘇聯人還在BMP-3步兵戰車前部兩側加裝了2門3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在這種由多種武器構成的火力體系中,2A72自動炮的作用基本上可以說是可有可無。

但是,一旦將2A72自動炮獨立出來作為主要武器使用的時候,其種種不足和缺陷便會被迅速放大而讓人無法忍受。所以,俄羅斯軍工企業在除BMP-3步兵戰車之外的其他武器系統上使用2A72自動炮後,便迅速將其放棄,重新拾起更老但是表現更穩定可靠的2A42,包括BTR-80改進型以及「鎧甲」-S1等。否則,我們便很難理解俄羅斯軍工企業為何會在T-15、「庫爾幹人」-25以及「迴旋鏢」等代表下一代主戰裝備的先進步兵戰車上,繼續使用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2A42自動炮。

與國外戰車自動炮的差距

我軍現役30毫米戰車自動炮雖然相比原型2A72自動炮有所改進,但是後者的諸多不足和缺陷很難徹底消除,卡殼便是該炮的頑疾之一。那麼,從國外同類型戰車自動炮的最新發展來看,無論是歐美還是俄羅斯,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將我國30毫米戰車自動炮甩在了身後。

首先,加大戰車自動炮的口徑已經成為俄羅斯以及歐美國家的共識。俄羅斯正在研發57毫米戰車自動炮,而歐美國家也出現了新一代35毫米以及40毫米口徑戰車自動炮。更大的口徑不僅意味著穿甲威力更強、射程更遠,而且配套彈藥也可以實現制導化,多用途作戰能力更出色。

CTA40毫米埋頭彈

其次,埋頭彈自動炮技術的成熟和應用,也給新一代戰車帶來了更強的作戰性能——不僅歐美國家有CTA國際公司推出了實用化的40毫米埋頭彈自動炮,俄羅斯軍工企業也在全力研發45毫米埋頭彈自動炮。

MK44

再者,以美國MK44「大毒蛇」Ⅱ為代表的外能源鏈式自動炮以其出色的作戰性能,也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青睞。這種自動炮雖然需要額外的電力供應、質量和體積較大、適裝性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其出色的可靠性以及射速可調能力要遠勝於其他類型的自動炮。再加上該炮可以兼容30毫米、40毫米口徑以及無彈鏈供彈等功能,成為目前各國新一代戰車裝備最多的自動炮也就不足為奇了。

目前,我國軍工企業公開的最新戰車自動炮,就是曾經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CS/AA5型40毫米埋頭彈火炮,其毀傷威力據稱是現役30毫米自動炮的3倍。如果我國軍工企業能夠在該炮的基礎上為新一代步兵戰車設計主戰武器,那麼無疑會使我軍步兵戰車的火力再上一個台階。

(「講武談兵」是由知名軍刊資深編輯黃國志為澎湃防務開設的個人專欄,以客觀嚴謹的態度,輔以活潑精鍊的語言,力圖「破除防務迷霧」,為讀者更好地認識我國與國外在裝備技術上的差距提供參考和借鑒。每周一或二傾情奉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看點 的精彩文章:

犟到骨子裡!十二生肖中最不願服輸的三大生肖
無論曾經多愛,只要分手就不會再吃回頭草的星座!

TAG:中華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