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歷史上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它敗的根本原因是啥?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藉助廣播通告本國民: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二戰時,日本究竟敗在哪兒了?
近期小編讀日本戰犯的傳記,個人淺見,歸納幾點:
一、日本天皇裕仁無魄力、無能力。
明治天皇當政那會兒,日本縱身一躍,躋進世界強國行列,只因他手握軍權,是實權在手真正的天皇。
在他的帶領下,日本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都做出了不俗成績。
接下來其獨子嘉仁不行了,病魔纏身不能理政,眼看指望不上嘉仁,明治又年邁,日本開始走下坡路。
(裕仁)
1921年明治離世後,他的孫子裕仁還是一個20歲出頭的毛頭小子,卻不得不代父攝政。
天皇寶座上,裕仁才坐了短短十年,便發動了侵華戰爭,沒他爺爺的魄力和能力還敢幹壞事。
帶領日本打了10多年的仗,以失敗收場,那年,裕仁44歲(1945年)。
二、窩裡斗
1900年的日本海軍牛氣衝天,然而陸軍卻不咋地。陸、海兩派一直斗得厲害,40年過去了仍無改觀。
1940年,是在中國繼續解決相持形態,還是南下太平洋的問題上,兩軍又對幹起來。
三、中國抗日戰爭現奇蹟
(蔣介石 配圖
日本對中國的了解太皮毛,其教訓也是很大的。若問中國抗日戰爭為何現奇蹟?
重點在於:中國軍民頑強不屈。
說道日本對中國的不了解,有必要提一提他們的「閃擊論」。
9.18事變,日本恐嚇張學良,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日本恐嚇蔣介石。
他們大言不慚地聲稱30天「閃擊論」,然而,我國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不堪一擊。
日本快速解決我國的夢想破滅。軍事實力不足,兵力有限落後的情況下,蔣介石並未被唬住。
他還是拼全力迎戰,淞滬、南京、徐州、漢口會戰一路走來,日本僅是戰術上取勝。
(配圖)
鬼子預消滅對方軍隊的目標沒有實現。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曾說:「戰前,老蔣三百萬大軍,待他逃往重慶,仍是三百萬大軍,而我軍僅剩一個師團。」
可以說,四場戰役,拖得日本師老兵疲、強弩末矢,明顯是大勢已去。
還有重慶的霧、長江、黃河的天然屏障都幫了大忙,不僅如此,還有華北的游擊隊......
軍民齊心、抗日到底,是日本失算的事,亦是拖死日軍的根本所在。
四、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大禮
1942年,中、美、英、蘇,同盟國成立,2年後諾曼底一登陸,二戰結局大致已定。
1945年的8月6日早上8點15分,一架美國B29轟炸機盤旋日本廣島上空。
(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
原子彈「小男孩」距地面500多米爆炸,頃刻間,市內房倒屋塌,廣島市約25萬人口,近8萬人當場被炸死亡。
死傷人數總計二十萬,城內慘不忍睹、廢墟一片。
美國的原子彈大禮,蘇聯參戰,日本無路可逃。
五十年後,日領導人輕率聲稱:他們國家也是受害者,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和南京大屠殺的性質是一樣的。
以至於二戰後的幾代日本人竟然不知道他們犯過什麼錯,不知道日軍曾經都干過什麼。
沒有認罪姿態,自認沒幹過壞事,這態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彌合創傷的希望。
勿忘歷史、勿忘國恥!遺忘,很有可能冒重複歷史的危險!


※這組照片能否改變您對侵華日軍的看法?鬼子終究是鬼子,奸詐啊!
※若撂下2顆原子彈日本仍不願投降,接下來美國使出這3招,更絕!
TAG:陽光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