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月經量少、閉經,這樣艾灸,讓你「一灸見血」!

月經量少、閉經,這樣艾灸,讓你「一灸見血」!

一位灸友留言月經量少,問如何艾灸改善?小編的回答是:月經量少、閉經都很適合艾灸,尤其現在正值三伏,此時艾灸可以「陽化瘀血」,可以達到「一灸見血」的效果!

三伏天陽化瘀血,

最適合調理月經量少!

儘管每個月的那幾天會讓女人感覺到麻煩,但無法否認,經期對女人太重要了,女人可以不結婚、不懷孕、不生育,月經卻絕對不能不來或者少來。

經期還是女人健康的「晴雨表」,經量多少,時間長短,都是女性生理健康的一種外在反應,正常規律的月經,說明女性身體內分泌水平正常,也是身體年輕的象徵,反之往往意味了衰老,或者婦科疾病。

《本草綱目》有「經閉:有血滯,血枯」的記載,其實就是對經量少乃至停經的一種癥狀描述,是身體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現在離出伏僅剩10天,是陽化瘀血的最好時期,也是調理月經量少的最好時機!

氣血有種規律:陽氣越旺,流動越快。這點不難理解,氣血寒氣重,則會凝結,就是水結冰一個道理,得熱則解。眼下三伏在即,一年陽氣最旺時,氣血流暢加快,此時用艾灸調理月經量少只需出一半的力,一灸頂兩灸!

月經正不正常?看這裡!

討論這點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女性正常的月經期是怎樣的?正常月經具有周期性,以出血的第1天開始,到下一次月經來時的間,隔稱一個月經周期,這個周期不是固定的。

女人的經期因人而異,也受到環境與季節的影響,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經期就屬於正常。

行經時間:3-7天(多數人為4-5天)

月經周期:28天(21-35天屬正常範圍)

月經質地:不稀不稠、不易凝固、無明顯血塊、無特殊氣味

月經總量:50毫升左右(少於30毫升或超過100毫升均為異常)

月經顏色:紅色稍黯,開始色較淺,以後逐漸加深,最後轉為淡紅色(如果一直是鮮紅色、紫紅色、淡黃色、咖啡色均屬異常)

伴隨癥狀:下腹及腰背下墜(痛經、經前水腫等均屬病態)

不過,如果你的經量總是處於最低值,比如總是只有兩三天,然後每次只有30毫升,那麼這就是經量少的一種表現,需要調理。尤其,當前正值三伏,這是一年四季月經量最多的時間段,在本該量大的時候反而量少,肯定不正常!

月經量少了,麻煩就多了!

正常來說,三伏天人體得到外界陽氣的充足補充,各項機能都會得到加強,如胃、腸道,可以更高效吸收營養,供應給肝脾腎營造我們月經的原材料:氣血。此時的人體氣血旺盛,循環加快,卵巢分泌旺盛,月經量應該比平時多。如果相反,一定要好好找找原因。

雖然隨著女人年紀的增長,會出現經量慢慢減少、周期變長的情況。但如果已經三伏天了,突然經量減少,那就值得注意了,有可能是卵巢出現問題,還可能導致下面這些問題!

1、臉上長色斑,暗瘡

部分女性一到經期,臉上就開始長各種色斑或者痤瘡,難以消除。其實這就是經量少帶來的反應,並且長斑的背後,可能是機體病變的一種反應,影響美容,波及健康。

2、各種婦科炎症

月經量少,顏色偏黑,可能是女性某些婦科炎症的表現,如子宮內膜移位、宮頸炎等婦科病。

3、不孕不育、婦科病

月經量少與不孕不育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經常月經量偏少的女性,有可能內分泌功能不足,或者是有囊腫、肌瘤等問題,從而導致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這個時候不孕不育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這樣灸,往往一灸見血!

中醫里常說「女性以血主事,氣血相依」,氣不上盈,血不下達,就會導致氣血虧虛,氣血虧虛,月經必然就出問題。而通常月經量少的女性,氣血狀態一般表現為兩種:一為瘀,一為虛。

氣鬱血瘀:通常是因為寒邪濕邪聚集,客居女性胞宮導致經絡瘀堵,人體氣血無法暢通交流,經量由此稀少。

虛血虛:通常是因為中氣虛弱,陽氣不足,導致氣血衰微,無法在脈絡內充分流動運轉,經期來時就顯得力不從心,經量減少。

艾灸有一溫一補的功效。「溫」是指艾灸可溫通經絡,化解並祛除經絡淤堵的作用,亦可簡單理解為活血化瘀。調理月經量少時,就是從這兩個方面出發,解決導致月經量少的根源問題!

「補」,說的是艾灸補人身陽氣、扶正氣,艾灸的純陽葯氣貫穿膚體,直達穴位經絡,刺激生陽,並由此為女性臟腑補充陽氣,陽氣足則功能壯,自然也能滋生足夠的氣血,經量也就恢復正常。以我們的經驗,月經量少像下面這樣灸,往往一灸見血!

艾灸取穴:

1、天髎(情志、精神導致的閉經,量少必灸)

2、肺俞、膏盲(兼顧三伏灸,補肺氣、元氣)

3、肝俞、腎俞(肝俞同補,養卵巢)

4、次髎穴(婦科必灸,尤其是量少)

5、中脘、關元、中極(補中氣,暖子宮)

6、血海穴(活血大穴)

7、三陰交穴(同調肝脾腎,女人必灸)

8、太溪穴(滋陰補水,血就是水的一種)

這套配穴選用女人黃金灸為基礎,通調全身氣血,恢復陰陽平衡。肝俞和腎俞相配,可以肝腎同補,保養子宮、卵巢。

三陰交是調理女性疾病的要穴,故加灸此穴。灸血海,可以調節全身氣血。對於精神因素導致的閉經、量少,可加灸天髎。如有經期頭痛頭重,還加灸百會。

艾灸方法:隨身灸、艾條懸灸,,肢體每穴15-25分鐘,軀幹每穴30-40分鐘,一周休息1-3天,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灸後發癢?真相在此!
灸脾經,灸掉慢性病!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