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祖先是誰嗎?又來自哪裡?

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祖先是誰嗎?又來自哪裡?

話不多說,先獻上一些奇圖,大家可以先找找自己的祖先都是誰。但我要強調的是,這些姓氏只是多數的姓氏的發展脈絡圖,並沒有囊括全部,畢竟中國的姓氏已然上千,很多的還是後來發展而出。

祖先為炎帝的姓氏:

祖先為黃帝的姓氏:

祖先為伏羲、顓頊、姚舜的姓氏:

根據歷史記載,黃帝敗落炎帝部落,又並了蚩尤部落,天下歸於一統,主要姓氏都是這統一國度里出來的,仔隨後發展了很多的分支旁系,但終究有著共同的祖宗,因此大家也被叫做炎黃子孫。

我再來說說姓氏的起源。

「姓」是最先產生的,「氏」則是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才出現的。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同姓而婚,其生不蕃」。「姓者所以別婚姻,氏者所以別貴賤」、「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我們做一「說文解字」即可,「姓」從女從生,意思就是「女所生」,也就是說同一老祖母所生的後代就都是同姓。如《白虎通義·姓名》說:「姓者,生也」。按照《通志·氏族略序》的說法即是:「女生為姓,故姓之字多從女,如姬、姜、嬴、姒、媯、姞、妘、婤、姶、、嫪之類是也。」

社會向前發展,人口也隨之增長。不久之後,代替母系氏族的便是父系氏族社會。同姓越來越多,區別自然發生,加之父系氏族的分化。如此,「氏」便應運而生,「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各個父系氏族總有一個首領,首領的氏便是部族之氏,如軒轅氏、神農氏、伏羲氏......這些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系氏族社會時期的歷史狀況。

其間,在氏文化尚未完全發展起來時,很多人從「姓」,從母姓,可是同一個姓氏的人又那麼多,有時難免就難以區分,怎麼辦?於是人們又開始根據職業和地域等特質的不同,進行劃分。

比方說你當史官,你就是史氏。你是殺豬的,那你就是屠氏。你姓姜,但你在魏地呆久了,你就是姜姓魏氏。又比如姓姜的太多了,有的住東郭,那就是東郭氏,東郭氏的後代,代表人物有東郭順子和東郭先生;有的住西門,那就是西門氏,西門氏的後代,代表人物有西門豹和西門慶。

到了秦漢,姓、氏就混起來叫了,統稱姓氏。秦朝滅了六國,實現了大一統,其他落敗六國原著居民和諸侯子弟,就只得繼續以該國為姓作為後代的傳承。隨著朝代的更替,就一直是誰家當朝誰是第一大姓,百姓也就跟著國姓的多。為了逃避仇殺或者為了順應國家很多人也選擇了改姓,又有皇帝獎賞或懲罰而賜姓等等複雜的情況,中國的姓氏的分支逐漸的變得龐大起來,也就難以統計完全。但之前所說,卻大致介紹了早先姓氏起源的基本脈絡。

後來,也隨著朝代的更替,一些家族為了牢記祖先的郡望、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就開始自立堂號。當地的老百姓談論某一家族時,喜歡以「某某堂」來稱呼,該家族自己也樂得開懷,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等等。

接下來這張表,就是一部分家族姓氏的堂號,來看看有沒有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秦漢唐明 的精彩文章:

滿清滅亡後,滿族人都去了哪裡?
你絕對不知道!魯迅妻子朱安守活寡41年,無性無愛,但魯迅沒錯

TAG:周秦漢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