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珍貴史料展示日本投降全過程(組圖)

珍貴史料展示日本投降全過程(組圖)

原標題:珍貴史料展示日本投降全過程(組圖)


73年前,日本法西斯戰敗投降。



二戰的硝煙早已散盡,但歷史不容忘卻。


翻開老照片,重回73年前,看日本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投降的。

負隅頑抗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標誌著二戰歐洲戰場戰事的終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盟軍在亞洲大陸各戰場對日軍發起反攻。


1945年7月26日,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予以拒絕,並先後三次擴軍動員,準備進行本土決戰。



▲這是1945年7月,在德國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英、美、蘇三國首腦丘吉爾(左)、杜魯門(中)、斯大林(右)在波茨坦會議中握手。


被迫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通告蘇聯參加《波茨坦公告》,並宣布對日作戰。



▲這是1945年8月9日,美國向日本長崎投下的原子彈爆炸後,蘑菇雲直衝萬米高空。


原子彈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在日本東京向議會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當日,日本政府照會美國、英國、蘇聯、中國四國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簽字儀式


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簽字儀式上,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分別簽字。



▲這是當時日本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情形。



▲這是當時美國太平洋戰區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在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籤署日本投降書。


▲這是時任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上將(中坐者)代表中國國民政府在日本投降儀式上簽字受降。



▲這是9月1日在日本東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內拍攝的日本二戰無條件投降書原件。


中國戰區投降儀式


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後,駐海外的日軍陸續向盟國投降。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於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



▲中方代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128萬餘侵華日軍放下武器。



▲這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等在南京簽蓋降書。岡村寧次還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這是中方受降代表何應欽(前右二)在日軍降書上簽字。



▲這是簽字儀式上,何應欽(右)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侵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遞交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簽署的投降書。



▲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歸中國版圖。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之久的台灣島回歸祖國。這是侵華日軍投降代表安藤利吉在儀式上將投降書呈送給中國受降主官陳儀將軍(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大公報》和日本的《每日新聞》,發行日期都是1945年8月15日。兩張報紙都在頭版頭條用黑體大字報道了當天日本投降的新聞,然而區別明顯的是,《大公報》的標題是《日本投降矣!》,並配發了《注意善後救濟工作》的社論。《每日新聞》的標題是《大東亞戰終結》,刊發了日本天皇於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下的投降詔書,並發了關於美國原子彈爆炸的配合報道。


「多年來日本一直對這段無可爭議的歷史態度曖昧,從這張報紙便可見端倪,天皇詔書強調原子彈厲害,並沒有使用『投降』字眼,而是遮遮掩掩使用了『終戰』。收藏這兩張報紙,是為了留下歷史的證物,希望以此為鏡鑒,中日兩國友好相處,永不再戰。」收藏當年兩張老報紙的成都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說。


來源 | 中國軍視網、新華社


感覺不錯請點贊,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編審:王士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記者部 的精彩文章:

這個旅的海訓太猛了,女兵也像男兵一樣練!
國際軍事比賽-2018 | 我軍20輛步戰車交由5國參賽隊競技

TAG:解放軍報記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