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平成最後的「終戰日」

平成最後的「終戰日」

原標題:平成最後的「終戰日」


戰後第73年的8月15日成為平成最後的「終戰日」。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出席了在日本武道館舉行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於在位期間最後一個終戰日發表了講話。處在時代的轉折點上,戰爭親歷者的減少和老齡化,讓記憶的傳承成為難題。在追悼儀式的祈禱聲中,包含了將不戰誓言傳遞給下一代的強烈願望。


在東京日本武道館舉行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8月15日上午,Kyodo)


繼正午的默哀之後,天皇表示,「回想戰後長期的和平歲月」,2018年也提及對此前戰爭的「深刻反省」,並祈願世界和平。


天皇和皇后從台上的座位起身,緩步走到白木標柱前深深鞠躬。天皇從禮服的內襯口袋裡拿出一張紙,進行了宣讀。隨後站在那裡,凝視著標柱。


明仁天皇自1989年即位以來,將國內外戰歿者的追悼當做「象徵天皇」的重要職責。自皇太子時代起,將終戰日與沖繩慰靈日(6月23日)、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忌(8月6日、9日)一起,稱為「作為日本人不能忘記的4個日子」,並一次不落地出席了追悼儀式。


追悼的對象是在戰爭中犧牲的230萬軍人和軍屬、80萬民眾,合計310萬人。


儀式在上午11點50多分開始,在齊唱國歌之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致辭時表示了哀悼之意,稱「我們一刻也不能忘記,今日的和平與繁榮建立在戰歿者的寶貴犧牲之上」。他同時表示,「不會再次重複戰爭的慘禍。我們將謙虛地面對歷史,始終貫徹這一誓言」。


關於對亞洲各國的加害責任,連續6年沒有提及。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推算顯示,戰後出生者占日本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8成。預定參加戰歿者追悼儀式的遺屬為5456人。在昭和時代佔過半數的「戰歿者之妻」減少為13人。從遺屬的比例來看,戰歿者的兒女為52.5%,孫輩為8.3%,曾孫輩為2.7%,近3成是生於戰後的遺屬。

預定出席的最高齡人士是住在東京都練馬區的芹野春海(102歲),她的丈夫在沖繩本島戰死。最年少的出席者為2歲。

明仁天皇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將作為新一任天皇,繼承出席追悼儀式的慣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經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還是姓佐藤的人最多
日本俗諺如此有意思

TAG:日經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