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子掏耳朵致「失聰」,只因她做了1件事

女子掏耳朵致「失聰」,只因她做了1件事

掏耳朵是大家都干過,也是比較喜歡乾的一件事。那種越掏越癢,越癢越掏的酸爽感讓人十分迷戀。甚至有人調侃道「吃飯、睡覺、上廁所、掏耳朵,是人生幾大舒爽之事。」

最近,家住河北某市的王女士碰到了一件讓她哭笑不得的事。幾日前的某個早晨,王女士耳朵總是痒痒的,準備找個挖耳勺掏一掏,找了一圈沒有找到挖耳勺。面對著越來越癢的耳朵,王女士無奈之下用棉簽伸進耳朵里掏了掏,但就是這個大家平時也都經常干過的一件事讓王女士在接下來的一天里失聰了。

掏完耳朵的王女士就去上班了,但是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發現了一件令她驚恐無比的事,她發現整個世界都變得「安靜」了,平時讓人討厭的汽車鳴笛聲也聽不到了。就這樣她忐忑的來到單位,同事跟她打招呼,她也只是禮貌性的笑一笑,因為她連同事說的什麼都聽不清楚。緊張了一天的王女士終於熬到了下班時間,然後馬上奔向醫院,來到醫院耳鼻喉科找到正要下班的醫生。醫生通過內窺鏡發現王女士耳朵被耳屎堵得死死的,難怪她以為把自己掏聾了。通過醫生用鹽水配置的軟化劑的作用下並在耳內鏡指引下成功從王女士耳朵里夾出一大塊耳屎,讓王女士又重新恢復了聽力。

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由外耳道軟骨部位的耵聹腺分泌而來,有的會呈現乾燥的薄片狀,有的人則會呈現黏稠如油脂狀(即「油耳朵」)。耵聹一般情況下會隨著咀嚼、說話等動作自行排出耳道,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耵聹會自行聚集成團,時間久了或者像王女士一樣用棉簽掏耳朵反而會加重耵聹堵塞的情況,導致耵聹栓塞,引起耳鳴、頭暈、聽力下降,嚴重了直接會造成失聰。

平時清理耵聹方法比較多,第一,可以選擇用小鑷子將體積較大的耵聹夾出耳朵;第二,可以用耵聹鉤鉤取;第三,可在醫生協助下用耳內鏡吸取耵聹;第四,如果使用挖耳勺的話,一定要保證挖耳勺的清潔,並且在掏耳朵過程中保持動作輕柔,避免劃傷耳道引起不必要的感染。第五,切勿使用棉簽、火柴棒等掏耳朵,易在耳道內殘留棉絲、木屑等。

耵聹的存在有助於吸附進入耳朵內的灰塵、小飛蟲,起到阻隔的作用。油脂豐富的耵聹還能保持耳道內的濕度和溫度,起到保護鼓膜的作用。因此,不用經常掏耳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僅供參考)

(作者:宋艷琦,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道 的精彩文章:

唐氏綜合征會遺傳嗎?醫生:孕期唐篩很重要
手抖是不是病?聽聽醫生怎麼說?

TAG:岐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