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保持常挖耳屎的習慣到底好不好

保持常挖耳屎的習慣到底好不好

大多數成年人都有過掏耳屎的經歷,「技術」好的能掏出大量耳屎,常為掏耳後所產生的輕快感而感到滿足,並認為自己的耳朵需要定時清理,樂此不疲,一天不掏渾身難受。那麼經常掏耳到底是一個好習慣嗎?

在討論此問題前,我先介紹一下外耳道的生理功能。外耳道長約2.5~3.5厘米,分為外側1/3的軟骨部及內側2/3的骨部,軟骨部的皮下存在耵聹腺,分泌耵聹,俗稱耳屎,耵聹在空氣中乾燥後成薄片狀。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黏附外物雜質,吸收水分保持乾燥,調節外耳道PH值及菌群等作用。外耳道耵聹具有自凈作用,平時會藉助張口、咀嚼等運動自行脫出外耳道。內側的骨部少有耵聹腺,皮下神經末梢豐富,對痛覺敏感。

正常情況下耵聹默默的調節著外耳道的微環境,不顧外人嫌棄的目光,充分體現了敬業、和諧、文明等核心價值觀,是我輩學習的榜樣。如此高尚的耵聹是不需要你去干預它的。因為過度清潔的外耳道容易受到外界理化刺激的影響,更加容易患上疾病。傳統掏耳器本身在除去耵聹的同時也刺激耵聹的分泌。不科學的掏耳方式還會將耵聹推向外耳道深處,不易排出。另外,反覆掏耳容易損傷局部皮膚,導致感染,如外耳道癤,急性外耳道炎等。

但有人會有疑問,臨床所說的耵聹栓塞不就是耵聹清潔不夠所致嗎?大部分人耵聹分泌後不至於積聚,只有當外耳道炎、濕疹以及在灰塵多的環境工作生活時,局部耵聹腺受到刺激,導致耵聹分泌過多,與脫落的上皮積聚,一些小的異物進入外耳道形成核心,造成耵聹栓塞。另外,被推向深處的耵聹日積月累最終形成堅硬的栓塞。耵聹清潔的確可以預防耵聹栓塞,但是不科學的掏耳方式只會適得其反,對於經常耵聹栓塞的病人因就醫,得到正確的治療。

所以,總的來說給出如下建議。1.不用牙籤、指甲等銳器掏耳。2.不建議自己掏耳,自己掏耳更加容易造成傷害。3.若外耳瘙癢難耐,通過掏耳只能滿足一時之需,查找病因對症下藥才是王道。止癢較安全的辦法建議用耳棉簽(比普通棉簽更細)輕輕把耵聹掃出來,藥物上以4%硼酸酒精或者1%水楊酸酒精擦耳較為有效。4.即使有科學的耵聹取出法,也不應該過度的清潔外耳道。5.當外耳道進水時,用耳棉簽深入不超過1cm將水吸干。6.若出現聽力下降等癥狀即時就醫。

(文章作者:F君.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研究生,涌鑫之家作者成員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涌鑫健康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涌鑫健康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