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4件事,父母堅持每天做,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這4件事,父母堅持每天做,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滲透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

——睿媽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4件事,父母堅持每天做,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

1

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

中國家庭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向來隱秘且羞澀,「我愛你」的字眼很難說出口,親親抱抱的舉動更是難見。

但其實,簡簡單單一個擁抱,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寬慰和感動。委屈時,媽媽的一個擁抱,可以瞬間化解孩子內心的酸楚;煩悶時,爸爸的一個擁抱,就像一縷清風,可以緩緩拂去孩子心上的塵埃...

筆者小樓老師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曾看過台灣一位主持人寫的一篇文章,非常感慨。

這位主持人叫岑永康,他成長於一個農村家庭,父母在他國中時離異。他和母親雖然都深愛彼此,愛的互動卻非常少。

當他的女兒5歲時,他和妻子辭去工作帶著女兒去紐西蘭讀書。去學校半個多月後某一天,女兒下了車後遲遲不肯進入校門。

岑永康觀察到,是因為女兒有了「同伴壓力」。

外國小孩爸爸送他們上學的時候,總是對他們又親又抱,但是自己卻沒有。

猜到女兒心理以後,他也學著外國爸爸說:好啦,Have a good day唷~來抱一下。

慢慢的,父女兩人養成了上課前擁抱一下才進教室的習慣。

岑永康後來說:

雖然一開始是因為女兒有同伴壓力而需要這個擁抱,但是當這個習慣建立之後,在家裡面,這兩個姊弟開始會爬到我身上,以前不敢;然後當他們爬到我身上,我才發現,原來我需要他們抱我、遠勝於我抱他們。原來孩子抱我,是那麼快樂的一件事情。

岑永康的母親一直不太同意他們夫婦帶著兩個小孩前往紐西蘭生活的事,所以回到台灣母親來接機的時候,她看起來都還沒消氣。

他說:我遠遠看到我媽媽的線條,是比較扭曲的,我甚至可以聽到她心裏面的OS是「你們玩夠了沒有?終於要回來了?」

但他一見到母親就說:媽,好久沒看到了,抱一下。

母親的線條馬上都柔和了,現在想到他都覺得快哭了。

親子間的矛盾和怨氣,有時候只要一個擁抱,就可以輕易化解。

所以,每天都給孩子一個擁抱吧,讓孩子時時刻刻都能感受父母的溫暖和愛意,讓他們的內心始終充滿安全感,從而有力量來對抗所有的不安和挑戰。

2

每天和孩子交流一小時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天,是神,是他們最信任的人。

父母的傾聽和交流,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父母應該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短暫的交流,讓孩子說說今天發生了哪些事,經歷了哪些困境,當孩子講述的時候,父母不必急於批判,而是應該靜靜聆聽,認真體味孩子的感受。

待孩子講完後,再針對性的提出你的想法和建議,讓孩子覺得他們的話父母是可以認真聽完的,只有這樣,整個的溝通過程才有意義。

其中,對於孩子表現好的地方,應及時進行表揚和讚許;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時進行批評和糾正。讓孩子把壞習慣扼殺在搖籃之中,把好習慣繼續保持和發揚。

《小王子》里有一句話:話語是所有誤會的根源。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也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永遠都不要小瞧語言的威力,特別是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

一句積極鼓勵的話可以帶給孩子無限向上的力量,而一句惡毒批判的話則能瞬間把孩子打入深淵。

所以,多對孩子說正面鼓勵的話吧,這遠比一味指責謾罵要好的多。

3

每天都讓孩子參與家務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孩子做家務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讓他們明白,所有的獲取都是要通過付出才能得到的:

髒兮兮的衣服不會自己變的乾淨;垃圾桶里的雜物也不會自己跑出去;飯桌上香噴噴的飯菜都是需要一步步烹飪出來的...

所謂的不勞而獲,都只是妄想。

只有讓孩子明白勞動的目的和價值,他們才不會對付出嗤之以鼻,才不會將索要視為理所當然。

一名初中女生家庭貧困,以父親在工地搬磚為生,但她卻強烈要求父親用兩個月的工資來為她購買一部新款蘋果手機。為什麼?第一,她虛榮心太強。第二,她以為錢是大風刮來的,根本不懂錢財的來之不易。

讓孩子做家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他們的家庭責任感以及對父母的感恩之心。還能夠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

北大學子不會剝雞蛋,留學生半夜開視頻向媽媽求教如何做西紅柿炒蛋...從小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讓父母時時牽掛和操心。

所以,為了讓孩子的未來走的更順更遠,從現在開始,就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吧!

4

每天抽一點時間陪孩子學習

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主要想說說,父母到底該如何陪伴孩子。

很多家長覺得陪伴不就是陪著嗎,孩子玩的時候,我在他旁邊坐著;寫作業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這就是陪伴了。

但這都是錯誤的。真正的陪伴,是父母花時間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一起冒險,在這過程中和孩子有交流有溝通,這才真正實現陪伴的意義。

曾聽一名小朋友說過:「我也想認真寫作業,但是一看見爸爸在玩手機,我就忍不住也想玩了。」

這是現在很多父母都存在的問題。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在旁邊刷手機,看起來是在陪孩子,實際卻在「害」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打亂孩子學習的節奏。

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也捧起一本書閱讀,或者學習一些工作上的知識。就像黃磊教育女兒多多一樣:黃磊睡前有看書的習慣,而多多也會學著爸爸的樣子看書。久而久之,多多也就養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想要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父母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家長必讀講堂田先老師說過:言傳身教,是永不過時的教育哲學。

在過去的2017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發布了一篇重要的研究報告。

該研究發現,父母在家庭時間中看手機和平板電腦越多,孩子越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如過度敏感、性急、多動等。

在這個信息化爆炸,人人都成為低頭族的年代,如何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學習,是父母們必修的功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子有方 的精彩文章:

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這個得問問自己!
熊孩子電梯撒尿,媽媽的做法獲贊千萬:好孩子就是這麼教出來的

TAG:教子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