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的教育,從來都是奢侈品

好的教育,從來都是奢侈品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個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對孩子而言,

可以沒有別墅,卻需要避風的港灣;

可以沒有好車,可是需要行走的動力;

可以沒有優渥的環境,可是需要愛的呵護。

有愛心的人才能進行愛心傳遞,蒼白的心靈從來無法啟迪別人。

好的教育,從來都是奢侈品,需要愛的澆灌與滋養!

1

教育是讓孩子內心有希望

近日,17歲的「殺魚弟」,因為和父母發生爭執,一口氣喝下白枯草服毒自殺了,

目前已脫離危險,而這個孩子,正是8年前因為一張照片爆紅網路的「殺魚弟」,當時他才10歲,在自家攤子前殺魚手法嫻熟,眼神犀利,與年齡不符的世故一下挑動了網友的神經。

據報道稱,8月3日當天,是因為孩子不知道父親給客戶降了2毛錢,與對方發生了爭執父親就凶了幾句,沒想到孩子就「一氣之下喝了葯」。

這件事,看似偶然,實為必然,殺魚弟,在一個月前就買好了百草枯,說明他在一個月前就有自殺傾向,和父母爭吵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他從小就開始殺魚,象大人上班一樣365天,天天如此,生活中沒有娛樂,沒有學習,沒有朋友,沒有愛好,只是在機械的執行父母安排的工作。

沒有自我開解的方式,就像挖煤工人一樣,進入黑洞,沒有亮光。生活也沒有變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希望。

生活中最大的痛苦,不是辛苦,而是看不見未來,沒有出口!

據說他家魚店年收入30萬,也可以上學,可是他們沒有為孩子的教育投資,孩子內心壓抑,蒼白。

如果他父母能讓孩子上學,象其他小孩一樣用知識武裝自己,有追求,有夢想,那他必然不會自殺。

回報最高的投資是教育,受過教育的心靈通透,考慮問題更全面,眼界也更寬廣,也會自我釋放壓力!

2

教育是讓體驗生活

李亞鵬的女兒李嫣,是一個先天的唇齶裂的孩子,可是由於他的教育,變得非常自信和勇敢。

在孩子還不會走路時,他們就帶她做科學觀測。

李亞鵬在十三陵水庫的湖邊選擇了一個固定的地方,每年的24個節氣,那一天他們盡量全家一起,去那個固定的地方做水溫的測試,空氣濕度的測試。

如果是驚蜇,他們去找一個蘇醒的蟲子,他們會辨別植物。

在她一歲半的元旦,大雪紛飛,在北京郊區靈山,一個著名的驢友徒步的地方,他們們去爬山。

那個雪厚到了膝蓋,在雪之上茅草還有七八十公分高,孩子當時也大概就是那個高度。

他就用棍子打開草,讓孩子前進。

就這樣,一家人背著各種工具,背著很厚的《本草綱目》,風雨無阻,堅持了七年,從未間斷過,共一百六十多次,觀測氣溫、水溫、植物、動物、標本等等。

在孩子3歲多時,他就帶著她通讀5000多字的《金剛經》。

他相信在人生道路上,當有一天她自己有能力解讀《金剛經》,或者發現自己身上那種力量的時候,當年的教育可能會從隱性變成顯性。

他們經歷爬山和誦讀《金剛經》,這所有的歷練將變成孩子內在的力量,伴隨她的一生。

為了培養女兒多方面興趣,他還帶著女兒四、五十次地參觀故宮。

一個文化的大寶庫,從小可以培養一個大的格局。

他希望女兒長大之後能夠成為一個不那麼容易被失敗打倒的人。

其實歸根結底,說到教育的方法,愛是超越一切的,但要用實際行動去做。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自己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模仿,並且根植在心裡。

3

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奮鬥

如果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就是我們的教育還不到位!

教育孩子,不是把他們送到學校,交給老師,老師教給學生的是課本知識。

教育孩子,不是把他們送到培訓班,培訓班是為了鞏固課本知識。

教育孩子,是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文化知識,社會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

在《燃燒吧大腦》中走紅的何猷君,他是澳門賭王何鴻燊之子。

小學時,他連續兩年在「世界數學測試」邀請賽中獲獎,爸爸何鴻燊親自為他頒獎。

18歲那年,他同時拿到牛津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後來,他選擇了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只花了3年的時間就完成了4年的學業。

2016年3月,何猷君繼續考取MIT的金融碩士,是史上最年輕的學生。

那年他才21歲,他曾在網上曬過一份本科成績單,科科接近滿分。

由於學習努力,在麻省提前一年畢業的事,他一直沒有告訴媽媽,直到畢業前幾星期才訂票叫媽媽過來參加畢業典禮。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這麼努力,何猷君給出的理由也很硬氣——「因為我想讓世界知道,我可以用我的雙手達到一個正常麻省理工高材生也很難達到的目標,因為我就是我。」

父親曾對他說,在生活中你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但知識必須自己學,就是因為這句話,他開啟了學霸模式!

在教育中讓孩子懂得奮鬥,才是最重要的!

凡是學有所成的人,他們對學習的含義理解的很深,懂得學習的意義!

無論哪個時代,自醒教育都是核心,心裡想做一件事,誰都擋不住!如果不想做,誰也勸不了!

4

教育是潛移默化

教育不是口號,是責任,是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是潛移默化!

教育的中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是有嚴厲的父親和嘮叨的母親。

嚴厲的父親,讓孩子長大後膽怯後,嘮叨的母親,孩子長大後易挑剔,都不利於孩子個性的形成。

好的,教育就是潛移默化,讓父親母親的優秀品質,在日常生活中體現來無聲無息的影響孩子。

近日,有個電視節目叫《少年說》,這裡面的孩子們都可以隨意吐槽自己的父母,可以向父母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其中有一個男孩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他說自己的母親開始沒有工作是家庭主婦,最後母親找到了工作。

兩年時間,從一個普通的店員,晉陞為店長,最後孩子她說:「媽媽,你是我最好的榜樣,有了你,我覺得我什麼都可以做到,因為你讓我驕傲。」

我想這個母親的教育,應該就是潛移默化,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影響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教育孩子。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虎父無犬子」,都是潛移默化的作用!

好的教育,絕不是自我標榜,自我炫耀,而是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化孩子,成為一個標杆教育孩子。

5

好的教育是奢侈品

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內心充滿希望,幸福的生活,這種感覺才是奢侈品。

好的教育,是讓孩子體驗生活中的真善美,這種心態是奢侈品。

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奮鬥,為自己爭取好的前程,這種努力是奢侈品。

好的教育,是父母的潛移默化,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走向未來,這種精神是奢侈品。

真正好的教育無法用金錢去衡量,它是人的精神品質的影響,高貴靈魂的熏陶,社會經歷的傳承,所以是無價的,奢侈的。

END

長按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讀吧 的精彩文章: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體驗和親歷

TAG:優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