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央成立新機構,港澳特首進入決策組織

中央成立新機構,港澳特首進入決策組織

醞釀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正式揭開面紗——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任組長。

此外,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澳門特首崔世安任小組成員,這是港澳特首首次進入中央層面的決策組織。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二區九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等。這裡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條件,截至2017年經濟總量已超10萬億,有望建成繼東京、紐約、舊金山灣區之後的全球第四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而由韓正負責領導具體工作,此前已有「預告」。

6月底,韓正在中南海紫光閣分別會見了林鄭月娥與崔世安,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聽取意見和建議。當時他表示,希望香港、澳門抓住歷史性機遇,積极參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韓正(右)會見林鄭月娥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正式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當時,李克強總理說:「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2017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香港親自見證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科學規劃大灣區」列入2018年核心工作。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還先後被寫進十九大報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在現實中,粵港澳處於「一國、兩制、三關區」體制機制下,想要最大程度形成發展合力,需要來自最高層的領導。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提出:建立國家層面的粵港澳大灣區統籌協調機制。

例如,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建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協調機構,由國家領導人牽頭、國家有關部委和粵港澳三地政府參加,統籌協調大灣區建設規劃編製及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訂具有突破性創新性的政策措施。

今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舉行首次會議,國家層面的領導架構已經搭好,大灣區建設的藍圖正化為腳步堅實的行動。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咄咄逼人!當面對王毅打保票,鄰國女外長轉身就翻臉
意味深長!鄰國首相勝選,曾稱不為一根骨頭做美國走狗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