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在AI領域很硬氣

小米在AI領域很硬氣

2010年,雷軍做手機時不知有沒有想過即將來到的AI風口,從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的一次採訪中了解到,小米在內部禁止談布局,這是雷軍對團隊的要求,從這一點來看,雷軍成立小米是專心做手機,跟布局AI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與BAT的布局和投資相比,小米在AI上似乎沒那麼刻意,但卻收穫滿滿,這跟小米在移動端的優勢有很大關係。縱觀小米的AI資源和積累,大都來自移動端的數據和用戶,跟小米在硬體領域取得的成績有很大關係。

經歷了2016年的低谷後,小米通過開通線下渠道和內部管理提升,銷量再次回到第一梯隊。根據IDC的數據報告,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3.42億部,同比僅增長1.8%,而小米的銷量3190萬部,同比增長達48.8%,市場份額9.3%,位居銷量排行榜第四名。

小米不僅做手機,走進小米的線下體驗店,你會發現那個把智能手機價格降到兩千元以下的小米,已經成了一個能夠給你提供各類電子消費類產品的高性價比品牌。包括手機在內的所有電子產品,已經讓小米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最大的物聯網平台。

據介紹, 小米內部將這個平台稱之為MIoT 平台。目前,這個平台已成為全球最大消費類 IoT 平台,全球範圍內接入的激活設備數超過 1 億台。同時,MIUI全球聯網激活用戶已經突破3億。

這個數字不僅代表的是出貨量,而是圍繞這個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是用戶數、終端數據、產品體驗渠道、口碑、合作資源等看不見的資產。對於手機和智能硬體品牌來說的出貨量,對小米這個號稱是互聯網公司來說,則代表了AI戰略的差異化優勢和核心資產。

與BAT和一些獨角獸相比,小米在AI領域形成的資產沒有布局,但的確夠"硬氣",硬體優勢和獨特性所帶來的差異化競爭讓小米在AI方面具備了三大優勢,包括產品硬體優勢、大數據優勢和小米生態鏈帶來的覆蓋廣度。

小米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是一家硬體公司,但它的確是有著強大的產品硬體優勢。進入2018年,小米手機在宣傳中開始不斷強化AI功能,無論是雷軍的微博還是官方的產品宣傳上,尤其是在攝影功能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作為小米"真旗艦"的MIX2S,AI功能體現的更加充分。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得到提升的同時,AI雙攝成為最大賣點,此外還能根據拍攝環境選擇適合的場景進行優化。針對商務人士用手機拍攝PPT時存在畫面虛的情況,小米也通過AI給出了解決方案,距離太遠拍攝不清時,通過超解析度合成圖片,增強清晰度,解析度在光學變焦的基礎上面能夠自動提高1.5倍的解析度。

除了手機,小米路由器與金山合作,加入智能調度能力,解決網路擁堵的問題,實現全網提速。就連小米攝像頭,也通過AI 進行人形智能預測。

憑藉產品的硬體能力,讓小米在包括手機在內的所有硬體設備中加入了很多與消費者需求緊密關聯的AI功能,對於AI產品的普及,具有先發優勢。

小米在越來越多的產品中加入了AI功能,低調並務實的推進AI應用。而小愛音響卻帶有原生AI的元素,帶有搶佔入口的意味。因為,通過這款音響,能夠看到小米在AI領域的數據和技術優勢。

如果說以手機為代表的硬體設備是邊緣計算的更多體現,那麼小愛同學的推出,則展現了小米在AI方面真實功底。

很多人對小愛同學的認識來自於小米的智能音箱,其實小愛同學作為小米智能語音平台,在手機以及其他設備上也能看到它的應用,只不過智能音箱的專業產品和使用場景讓小愛同學將智能語音的應用發揮到最大。2017年7月,小米AI音箱"小愛同學"亮相,被稱為"智能家庭控制中心",首輪公測預約量突破了100萬台。截止到現在,小米AI音箱已經累積被喚醒超過 20 億次。

從現階段的AI技術以及應用來看,產品的功能和體驗很大程度取決於數據量的大小以及所帶來的機器訓練。這方面,小米有獨特的優勢,龐大的用戶基礎和終端數據,讓小愛同學具有多場景的訓練和學習機會。

不難看出,小米的AI戰略並沒有那樣大張旗鼓,也不那麼"費勁",正如雷軍所一直倡導的"順勢而為",小米憑藉自身現有的硬體優勢,找到了在AI領域有著明顯差異化的切入方式,與各大平台的從雲端進入相比,小米通過邊緣計算的方式進入這個市場。並與百度、金山等公司進行深度合作,基於移動終端的邊緣計算將為小米帶來更多數據,實現從設備應用到數據再到設備應用正向循環。

持續增長的出貨量以及未來基於生態鏈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這種模式自然放大,讓小米在AI領域越來越"硬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紅辣椒 的精彩文章:

TAG:影視紅辣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