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悲痛欲絕的媽媽該如何放過自己?
01
這幾天,北京雙胞胎姐妹青島溺亡的消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8月5日,來自北京的陳女士,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兒到青海黃島區萬達公館南側未開發的海灘遊玩。
當時,沙灘上還有別的孩子,海浪看起來也很平靜,陳女士就在距離孩子們幾米遠的地方,「一會兒低頭翻手機,一會兒抬頭看孩子」。
她拍照發個朋友圈的工夫,雙胞胎女兒就不見了蹤影。
8月6日,各方搜救後,雙胞胎姐妹的遺體被相繼找到。
大海又恢復了平靜,但那兩個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的小姐妹,再也無法回到熟悉的學校,去上期待好久的三年級。
如今,由於她們的媽媽陳女士,在兩個孩子失蹤尋求幫助時,提到自己當時在「看手機」「發朋友圈」。
這在兩個孩子確認溺亡後,成了她被攻擊詆毀、不被原諒的罪狀。
大海無情,天災人禍,雙胞胎姐妹的離去讓大家痛心,可是一味的指責這位失去至親的媽媽又能換來什麼呢?
這位媽媽才是這起悲劇中最痛的人,她也已經得到了此生最殘酷的懲罰,自責、悔恨、傷心、絕望或許會伴隨她的一生。
人在經歷突發性創傷性事件後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創傷,災難倖存者,內心將無比煎熬。
02
心理諮詢中關於創傷的理論常這樣講:人們在經歷苦痛的時候,要依靠幻想才能倖存下去。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擦亮一根一根的火焰,那幻想幫助她在寒冷和飢餓中捱抗。而當創傷的時刻過去,人們不斷地從幻想中反覆地回到現實,在幻想的補償和現實的痛苦交替之中,慢慢處理哀傷和憤怒、哭泣和悲傷。
這是人本能的對自己的保護。幻想和奇想很重要,它們幫我們隔離海浪一般的情感呼嘯,它讓我們偶爾能夠喘息而不至被完全淹沒;它們給我們創造出一個空間,在其中我們等待傷口的慢慢恢復。
還記得去年的杭州保姆縱火事件嗎?
「6·22杭州保姆縱火案」帶走了林生斌先生的妻子還有三個漂亮可愛的孩子。
去年的12月17日,林生斌發微博稱期待法律有一個公正的判決。灰色的180天:「老婆孩子在天堂,我在地獄。」
林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中說道:出事以來的這半年多時間,對我和我的家人而言,確實是一段難以想像的艱難的日子。我和小貞的父母雙親,幾乎在一夜之間白了頭髮。爺爺因為太思念孩子們,每晚睡覺都會胸口悶痛然後驚醒,外婆的眼睛都為這件事哭痛了。幾位老人相繼出現很多健康問題,有時候看到老人,真的覺得很不忍。
至於我,每個夜晚,是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候。因為那種恐懼、那種孤獨是整個包圍著你,漫漫前路,看不到盡頭。
03
心理諮詢師指出,失去親人的人可能會經歷「哀傷輔導」這樣一個過程。「哀傷輔導」意味著需要你處理一些非常困難的情感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的家庭成員最終會從巨大的痛苦中恢復過來。悲傷雖然無孔不入,但你只有經歷這一過程才能走出來。
電影《生之欲》劇照,《生之欲》為陸曉婭的「生死課」中討論的主題影片之一。
1、接受失去親人的現實
當親人逝去,人們通常感覺這不是真的,會覺得他還活著。所以,第一個任務就是清楚地認識到這個人確實已經不在了,和這個人重聚最起碼在這輩子是不可能了。
家人可能會告訴你,他們會聽到、看到、聞到、摸到逝者。這些感覺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這是一個信念的問題。如果家人告訴我們這些狀況,我們要知道,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不代表家人因為過度悲傷而導致他們腦子不正常。
2、允許自己經歷悲傷的痛苦
心理諮詢師的目標之一就是幫助人們度過這一段難過的時期,所以他們並不會帶著巨大的痛苦走過這一生。
那些允許自己感受、經歷痛苦的人反倒發現痛苦減少了。有些事會阻止痛苦,朋友、親戚、同事或許會有意無意地告訴你「振作精神,繼續下去」,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所以,要允許自己能有一段時間哭泣或者是生氣。很多人發現這些感情有時候會在他們日常事務中出現,比如說去雜貨店買東西、開車上班的時候。儘管了解這些經歷非常痛苦,但是卻很正常。
3、適應親人已經不在的環境
親人在你的心裡和家庭里有著獨特的位置。他們永遠都不會被取代。但是失去親人的家庭成員最終還是會適應沒有他的日子。這個過程或許會幫助你發現和其他仍健在的家人或朋友新的相處方式。
圖《入殮師》
4、把感情從逝去的親人那裡轉移到其他關係上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誤解,甚至以為這是把親人忘記的表現。他們認為這是對死者的不敬。這個問題只是前三個問題的延續。這是一個和其他人建立關係的過程。這並不意味著你不再關心你的親人或者是不再懷念他們。
5、重新建立信念、信仰和價值觀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完成了「哀傷輔導」這樣一個過程,痛失親人會讓你審視你的信仰和生活。據調查,很多失去親人的家庭在多年後還記得親人的音容笑貌。你可以記住你的親人,不再有失去的痛苦。
今年,在2月9日上午9:30,「6·22杭州保姆縱火案」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被告人莫煥晶一審被判死刑!
惡人被懲罰,林先生也為妻兒討回了公道。
林先生失去妻兒的每一天都度日如年,甚至由於傷心過度兩次進入醫院,但是他沒有倒下。阪依佛門,為妻兒祈福,身邊朋友也經常帶他出去散心,漸漸地走過了那個痛苦的過程。
林先生說,他對孩子們和妻子承諾過,自己會好好地活下去。會把自己對老婆孩子的愛,延續下去,去做更多善事,去幫助更多人。
四川九寨溝地震當天,林生斌躺在病床上看到新聞,幾個小時後,就做出了捐獻5萬元現金和2000件衣物的決定,當晚,公司員工加班清點物資完成打包。在一位網友發來的留言後面,他回復道:「大災面前無小家。這個世界,只要心懷善念,總能看到。」
林先生將悲痛轉化成了大愛,一年的沉澱,讓他擁有了新的信念和勇氣。生命並未消失,它會以另一種形式再次相逢。
圖《入殮師》
04
很喜歡來自於科學松鼠會的一段話: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顆小星球,
逝去的親友就是身邊的暗物質。
我願能再見你,我知我再見不到你,
但你的引力仍在。
我感激我們的光錐曾彼此重疊,
而你永遠改變了我的星軌。
縱使再不能相見,
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離析的原因,
是我宇宙之網的永恆組成。
送給溺亡雙胞胎姐妹的媽媽,亦是送給每一位經歷過生命的喪失的你!
餘生漫長,還望堅強!
願悲劇不再發生!
GIF
GIF
每天中午不見不散


TAG:知子花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