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全應科技Pre-A融資2000萬,窺看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路線

從全應科技Pre-A融資2000萬,窺看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路線

【加入工業互聯網研習社,構建工業互聯網認知體系】

今天,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社友企業——全應科技宣布完成明勢資本領投、線性資本和松禾遠望跟投2000萬元Pre-A輪融資,在此表示熱烈祝賀!期待在資本助力下獲得加速成長。目前全應科技工業互聯網平台已切入煤炭能源紡織服裝等特定垂直行業,提供針對性的完整解決方案。

據了解,2017年9月,全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獲得松禾遠望資本千萬元級天使輪投資。

文 | 劉成軍,造奇智能新媒體創始人兼主編,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發起人

據公開資料,全應科技創始人夏建濤博士,從1993年考入西北工業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專業,到2004年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成歸國任職大學教授,再到就職台達電子研發中心,2016年創立全應科技,23年時間裡完成了從學生、到教授(學術)到技術,再到商業的多重跨界角色轉變。

[造奇智能新媒體](ID:zaoqizhineng)注意到,這是一家由70後帶隊,核心骨幹從副總經理、CTO、架構師及UI/UE設計總監,都是80後為主體。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跨界者和一群朝氣蓬勃團隊的創業故事。

今天希望從個案展開共性分析,期待進一步明晰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路線。

工業互聯網行業切入口

工業互聯網從理念上來講,橫跨眾多細分垂直行業,即使胸懷夢想的致力於超級通用平台的企業,也都不會一下子面面俱到,而是找准自己團隊有優勢、同時有未來開發潛力的行業。這是一條畢竟之路,俗稱工業互聯網行業切入口

實在的講,由於各種因素的存在,全新創業公司或者由公司內部團隊出來創業的公司,還有從解決方案公司向平台邁進的公司,一般都會在行業切入點和落地路徑方面「兜兜轉轉」,頗需要花費一些心思,繳納一些「學費」,然後才慢慢摸到合適的賽道,靜下心來,心無旁騖的打磨自己的產品,服務精準的客戶。

全應科技作為新創公司,其團隊也經歷了一些波折。據Xthcher報道,

工業領域有非常多的垂直領域,包括汽車製造、煤炭能源、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力通訊、石油石化等。為此,CEO夏建濤帶領團隊深入一線實地考察,甚至去過養雞場,他們發現不同行業所採用的機器設備和工藝流程迥異,都有很高的進入門檻,「連養雞場要搞清楚也沒那麼簡單」

最終,全應科技選擇了兩個行業作為主打(主攻)行業,一是煤炭能源;二是服裝紡織。並分別與行業頭部級企業用戶成立合資公司,並聯合第三方諮詢公司,合力推進數據採集、系統接入、產線可視化及工業智能平台的打造。

筆者對於此類創業初期的兜兜轉轉深有感觸,一般要經歷1-2年時間,一方面利用技術優勢,尋找合適的落地行業(場景);同時,也在團隊成員招募、內部溝通與磨合、競爭力形成等發力。幸好,精益創業的理念在年輕團隊中紮根,一般不會繞彎太久。

最新的感觸是,即使找到了落地場景,但由於企業作為一個綜合經營體,面對的需求和痛點非常多,當團隊從哪個需求入手,同樣面臨著各種抉擇和現實考量。

在強需求發掘和團隊能力兩個方面交相輝映式的磨合中,產品的模樣漸漸浮現,而這時的產品形象與當初團隊坐在辦公室徹夜討論、冥思苦想時的「精心設計」近乎完全不一樣都有可能,工業互聯網發起人劉成軍稱之為「相互馴化的過程」。

智能工廠的落地實施還要看企業痛點,有的企業要提升產品質量,有的企業要實現產品設計生產和管理的數字化,由於企業往往難以承受「全家桶」解決方案,可以先解決眼前問題,但一定要有長遠規劃,以免以後無法實現互聯互通。

——朱毅明,和利時集團總工程師

從服務行業頭部企業走向行業共性平台

找到目標切入行業之後,要想方設法自上而下式找目標客戶——尤其是行業頭部客戶(戰爭用語說「擒賊先擒王」),先服務好頂尖客戶,這是最有策略。這也是目前業界最常採用的方式。(實際的情況可能更加複雜)

但這種策略在現實中會容易碰壁,因為行業頭部客戶作為行業領軍者,對於解決方案服務商要求都很高,要資歷資質、團隊品牌及行業案例等等條條框框,創業公司甚至擠破頭都很難拿到「一張演標門票」。

這就需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如果一開始就能打進大客戶內部,後者也願意給予一定機會聯合將新技術解決方案落地,所謂「萬事開頭難」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現實中經常出現的事情是,剛開始服務的客戶以及其所在的行業,也就直接影響了創業公司後續服務行業的路徑選擇。這依然是「相互馴化」的邏輯在起作用。

平台之上的價值——工業APP智能應用

今年上半年,業界的關注點還在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政策層面也出台了非常多的針對平台的部署和目標,據信通院余曉暉總工介紹,根據工信部摸底數據分析及信通院調研統計,我國當前有269個平台類產品。其中,具有一定產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已經超過50個。

從平台供應商(發起者)角度來看,46%的領先製造企業推出平台,佔比最多,成為平台主力。一方面推動內部數字化轉型,同時也將此種能力打包輸出;另外27%的工業軟體服務商、19%工業設備製造商以及8%的信息通信企業,也都推出自己的平台。

目前,從實際運行狀況來看,正處於從到邁進的路上,即「現有業務的平台化」向「能力開放,產業平台成型(雛形)」,當然,有些平台第和第並著走,已經開始「引入第三方資源,邁向開放平台」

來源: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埃森哲

在構建平台和邁向平台的過程中,離不開第三方資源的引入和匯聚。前期的「平台熱」會在下半年及2019年,將逐漸走向「平台和工業APP應用並舉」——這是我們的預測,也是一貫的認知,任何當方面突進會有失偏頗。

造奇智能產業新媒體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將持續動態關注這一進程,我們懷著期待,傳遞理性和建設之聲,融入成為生態中的一員,陪伴在大家左右,「無問西東」。

2018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之年!

唯有沉澱,才能生長。

來吧,歡迎成為同行的一員。

與190+業界資深人士探討工業互聯網

讓我們一起探索工業互聯網的世界~

【研習社社友招募】

邀請您加入工業互聯網研習社,採用年費制(2018年168元/年,2019年198元/年)權益如下:

1、進入[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知識星球APP,可享受一年度(365天)的精選行業資訊、獨家行業觀察、深度研究報告、業內合作機會點、精品PPT文檔等;

2、擁有2次免費參加線下知識沙龍的付費知識沙龍;公開免費活動擁有優先參與權;

3、可與180+業界資深人士進行深度連接、交互;

4、基於認識與實踐的雙重迭代,共同構建獨特的工業互聯網認知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觀察 的精彩文章:

「入行創投19年,現在是最難時刻」,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列數創投業10大難題
馬斯克私有化特斯拉意欲何為?馬斯克的下一個驚人之舉能否實現?

TAG:軍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