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趙長峰 杜志遠:建立「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迫在眉睫

趙長峰 杜志遠:建立「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迫在眉睫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於國內媒體資源整合和機制規範具有重要的引導和規範作用。稍有遺憾的是,沒有提及建立「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事宜。與世界著名國際媒體尤其是傳統四大國際通訊社(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合眾國際社)相較而言,中國國際性媒體存在起步晚、底子薄、數量少等劣勢。面對新形勢,中國必須充分認識到實踐中客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所在,趨利避害,打造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影響力的國際媒體隊伍。

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國際性媒體,在規模數量、視野範圍、服務語言、提供內容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問題。

首先,國際性媒體數量嚴重缺乏。在世界著名國際媒體中,美國擁有近40家,英國10家,日本8家,法國7家,中國大陸僅有新華社和中新社等少數幾家,國際性媒體嚴重匱乏。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西方國家始終對中國的存在虎視眈眈,不斷運用自身掌握的國際輿論工具攻擊中國,試圖實現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普及。中國國際性媒體的嚴重匱乏,無疑給西方國際性媒體留下肆意操作空間,其製造的輿論嚴重損害中國國際形象,壓縮中國合理合法的國際活動空間。同時,對世界真正了解中國以及相互增信釋疑造成障礙。

其次,全球性視野缺乏。全球性視野缺乏的首要原因在於國際化網路搭建有限。像法新社等傳統老牌國際通訊社憑藉前期努力,搭建起幾乎覆蓋全球的廣泛性采編網路,記者遍布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中國最具規模的新華社采編網路和記者只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編網路和記者分布的有限性限制和壓縮了信息渠道和來源。其次,中國自身內向文化發展的慣性。不同於西方殖民擴張以及普世主義等文化的外向伸張,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內斂性限制了中國媒體向外發展的意識和速度。再次,長期以來,疲於應對來自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輿論攻擊和文化滲透,嚴重分散和透支中國發展國際性媒體的精力。

再次,國際服務語言有限。荷蘭學者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亞伯拉姆·德·斯瓦安將「全球語言體系」分為邊緣語言(不值得學習的語言)、中心語言(廣泛使用人群的語言)、超中心語言(極廣泛使用人群的語言)和極中心語言(英語)等四類。以此標準,中新社所提供語言(提供2種國際語言服務)只涉及極中心語言群體、新華社(提供10多種國際語言服務)只涉及超中心語言群體,而像英國廣播公司(BBC)、日本廣播協會(NHK)等媒體提供30多種國際語言服務,美國之音(VOA)更是提供多達50多種國際語言服務,幾乎覆蓋所有四類群體。作為接觸和溝通最基本的橋樑,中國媒體國際服務語言的有限性不僅限制自身海外發展,也間接加速受眾向其他國際媒體的轉移。同時,還限制了國際社會通過廣泛報道對中國認知的可能性。

最後,新聞內容缺乏深度和廣度。普通的新聞報道千篇一律,深刻的報道總是奪人眼球。面對眾多優勢性的國際媒體,中國國際媒體僅僅依靠提供事實性文章很難取勝(采編網路限制),必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報道亮點。采編網路、服務語言等因素限制新聞內容廣度,而對國際輿論工具性和手段性深層的認知嚴重限制了其內容的深度。BBC、VOA、《紐約時報》等中文網頁多半篇幅為評論性文章,且意識形態濃厚。而縱觀新華社和中新社英文網頁,除缺乏深刻性文章解讀外,七成以上篇幅為新聞報道類文章且多涉及中國,缺乏世界性新聞。不難發現,中國國際性媒體依然停留在「官宣」維度,西方媒體發展則處於「滲透」維度。相比評論性文章而言,報道類文章容易造成審美疲勞,難以維繫受眾群體的思想停留以及滿足大眾精神層面的需求。而評論性文章在滿足這些需求的同時,其所具有的滲透性和潛藏性也逐漸傳播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除此之外,中國國際性媒體在機構運營、傳播渠道等方面也存在著問題,需要採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措施,切實推進中國國際性媒體建設步伐。

首先,制定建立「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的政策。國際性媒體作為國家在世界的輿論發聲器和宣傳工具,必須在規模和質量上佔據優勢地位。中國先後出台《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等政策,無疑對於建立「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有重要的政策推動作用,但是客觀認識、達成目標和實現力度仍然不夠。中央三台雖然實現合併,省級媒體改革也勢在必行,但是對建立具有一批具有國際性視野媒體的政策亟待出台詳細說明,這就需要在充分了解自身問題以及充分調研基礎上科學合理執行有效政策。

其次,調整現有的媒體發展方式。中國大陸媒體眾多,但多為地方性媒體(主要以地方新聞和生活報道為主),國際性媒體嚴重匱乏。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過程中,應注重從地方培育一批具有高水準、高素質的媒體以組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媒體。建立國際性媒體需要政府支持和行動,更需要媒體自身建設。一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注重向先進媒體學習經驗。借鑒世界知名通訊社內容采編及發展模式。二是,多語言或板塊化運作,這方面也是新華社和中新社等媒體需要重點加強建設的。三是,實現「雙軌制」,即打造以人民日報等黨媒為主的國際性宣傳媒體,同時加速培育一批價值更為突出或具有國際視野的媒體。最後,改革試點推廣。包括鼓勵部分地方媒體國際化、運營模式國際化、國有媒體合理外資化和企業化。

再次,加強媒體隊伍和內容的建設。中國大陸僅有的兩家通訊社新華社和中新社歷史悠久,發展迅速,但其采編網路規模和產品內容質量與傳統媒體巨頭仍存在不小差異。一方面是隊伍建設方面,需要擴大采編網路和記者隊伍,同時注重學習其他通訊社相關行業標準和要求,加強采編隊伍報道的水準和質量。另一方面是內容建設方面,建設國際性媒體必須擁有足夠的國際用戶,這就要求新聞內容須匹配不同國家人民的需求,擺脫「簡單新聞事實報道」和「主要傳遞國內新聞」的傳統思維。BBC、《紐約時報》、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等這方面的一些經驗值得借鑒。

最後,加強媒體國際主動性。從「中國崛起論」、「中國威脅論」到「中國贏家論」、「中國攪局論」,再到近期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製造的所謂「債務陷阱論」、「新殖民主義論」,西方媒體西化、毒化、污名化中國,企圖遏制中國崛起的思想和行為並未有收斂之態,始終將中國愛好和平的態度視為軟弱好欺。建設國際話語權必須具有主動反擊和積極作為的精神,突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傳統思維。因此,中國必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國際話語特點和模式,進一步推進奮發有為的國際傳播實踐。

建立「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掌握國際話語權,對正確傳遞中國聲音、反擊西方媒體污名指責,樹立中國正面形象、維護國家利益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作為世界性大國,中國有必要、有責任、有義務建立一支與自身體量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國家之間的力量博弈是硬實力之間的較量,也是輿論等軟實力的過招,發展國際輿論引導力對國家實現國際利益最大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此必須予以高度關注,並付諸行動。

(趙長峰系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國際事務所教授;杜志遠系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研究生)

原標題:建立「世界一流」國際性媒體迫在眉睫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宗悅排版編輯:宗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青年論壇召開
先秦兩漢訛字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