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魚竿的四大誤區
挑選魚竿的四大誤區
如果選魚竿的理念是錯誤的,那就很難選到好魚竿了。
有的釣友不太了解魚竿的相關知識,在選竿的時候會進入一些誤區,以至於買的魚竿不少,可是真正用著順手的竿子卻不多。下面幫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選魚竿的四大誤區:
誤區1:認為好魚竿一定要硬
釣友們可能會發現,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有些商家在宣傳魚竿的時候都要加上一個關鍵字「硬」,讓人感覺軟竿似乎已經被歷史淘汰了,硬竿才是好魚竿的唯一標準。這明顯是廣告誤導,一味的強調使用硬竿是錯誤的,如果遇到大魚,硬竿不但沒有什麼優勢,而且還有可能因為不夠柔和而導致斷線斷竿。其實軟竿和硬竿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軟竿更適合溜大魚,可以科學合理地化解魚的衝擊力,而且更護線;而硬竿彈性好回魚快,更適合需要打頻率的綜合魚情,比如6H、7H等。
客觀的講,硬竿的確更為暢銷,我想這可能和當代人的行為作風是相關的,現如今人們做事講究高效率,釣魚自然也就喜歡用回魚快的竿子了,以便快速解決戰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快和穩是不能兼得的,回魚快勢必會增加跑魚的風險。如果是野釣,難得會遇到一條大魚,所以建議釣友們不要使用太硬的魚竿,以免跑魚留下遺憾。此外,不是所有的釣魚人都看重漁獲的,有的釣友更看重享受遛魚的過程,那麼選硬竿就不如選軟竿合適了。
所以一支綜合性能強的釣竿極其重要。竿子硬不是硬在頭上,而是硬在腰上,回魚和控魚的決定性因素在於腰力。
誤區2:認為魚竿越輕細越好
從手感和視覺上考慮,釣友們可能都喜歡輕細的魚竿。不過在魚竿製作材料相同的情況下,竿體做的越輕細,其彈性和腰力就會越打折扣,有可能成為所謂的「麵條竿」,用來釣魚效果非常不好。 所以在選擇魚竿的時候要綜合考慮,不能一概的認為輕細就好。如果看中了一款輕細的魚竿,要搞清楚是什麼原因使得魚竿又輕又細的,如果是製作材料高級使得其輕細的,那可以接受;如果是通過犧牲魚竿性能的方式變輕細的,那不可取。
ps:據我所知,集超輕、超細、超硬於一身的魚竿,基本只能是夢想,要求也要結合事實去提出。
誤區4:認為魚竿碳布的T位數越大越好
T位數是指每平米碳布含碳絲的數量,T位數越大含碳量越高,製作出來的魚竿相對也就越輕。不過魚竿的含碳量越高,也就越「脆」,越容易折斷。一般來說,有嫻熟手法和技術的釣友才能夠駕馭高碳竿,對於垂釣水平一般的釣友來說,價格昂貴的高碳竿並不是最佳的選擇。如果您的技術和手法一般,建議選擇含碳量低些的中檔魚竿,雖然重量稍高一點兒,但是結實耐操,而且性價比高。
釣友們在挑選魚竿的時候,應該避免進入上面的誤區,綜合考慮魚竿的性能,才能買到好魚竿。
無論任何一款釣竿都不可能只用一個噸位的碳布去做,一支好竿都是由數層不同噸位,不同號數的碳布混卷而成的。
PS:目前用於釣竿製作的最高噸位碳布為46T。所謂的50T,60T,80T真心不知道是哪個星球生產的碳布。各位看看就好,如果說自己的竿子是60T的碳布做的,那會被人笑話的。


※大毛老師又釣上巨型大青魚!
※到底是什麼,奪走了你釣線的拉力?
TAG:奧創釣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