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回看魏晉「小鮮肉」

回看魏晉「小鮮肉」

藝術博物館 | 美術展覽 | 文創 | 公共教育 | 綜合服務

近年來,小鮮肉成為了一個熱門辭彙,

一些年輕帥氣的新生代男性偶像,

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

他們膚白貌美,俊俏可愛,堪比女生,

完美詮釋了男性的「陰柔之美」。

其實這種現象,已不鮮見。

在秦漢之後,隋唐之前,

有這樣一個神奇而又容易被忽略的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可以說是男人愛美成風。

美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來列舉幾個例子。

1、看殺衛玠

衛玠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清談名士和玄理學家。他坐在車上,舉止端莊,皮膚白皙如玉雕,引得街上人驚呼:「誰家璧人!」因此又被稱為「衛璧人」。每天上街都被人圍觀。尷尬的是,衛玠本身體弱多病,還要兼顧學習,每天面對「觀者如堵牆」的場景,勞累而死(也可能是病逝)。《世說新語》中將此段命名為「看殺衛玠」

嗯……

活生生的把一個人給看死了……

2、擲果盈車

有一句成語叫「貌比潘安」。

對,潘安就是這一時期美男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據說潘安上街,街坊四鄰紛紛向他扔水果表示愛慕與欣賞,逛一圈回來之後,車上裝滿了水果。因此便有了「擲果盈車」。無獨有偶,當時另一個大才子,左思(就是引發「洛陽紙貴」的那位)覺得自己也是小有才華,於是效仿潘安上街逛了一圈,結果「群嫗齊共亂唾之」。

這大概就是人比人氣死人吧……

3、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這一事件是關於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何晏的。魏文帝曹丕看到何晏之後,覺得他太白了,懷疑敷了粉(有嫉妒的成分)。於是在大熱天,賜給何晏一碗熱湯麵讓他吃,吃的何晏滿頭大汗,然後「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身著紅衣,皮膚白皙,

吃著熱湯麵,

皇帝靜靜的看著這一切,

竟然有一點唯美。

說曹丕嫉妒何晏,是有原因的,

因為曹丕也是一個愛打扮的人……

4、馬嚙帝膝

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士喜歡熏香,甚至連皇帝也不例外,就像我們現在噴香水一樣。有一次,魏文帝曹丕欲乘馬出行,結果「馬惡衣香,驚嚙文帝膝」,就這樣把皇帝給咬了。

連馬都受不了了,

可見那得是有多香。

以上四則軼事雖然是特例,

其中也不乏誇張演繹的成分,

但能夠從中體會到,

當時「秀骨清像」式審美的盛行。

從「竹林七賢」的圖像中,

可以看到,其中不乏姿態肆意、

盡顯陰柔之美者。

(雖然已經稱不上是小鮮肉了)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南朝墓模印磚畫)

當然,魏晉時期的「小鮮肉」

與當下「小鮮肉」狀態是不一樣的。

這些小鮮肉的出名絕不是因為單純的貌美,

還有深厚的才學,有自己的信仰,

古籍中曾記載一段庚亮與周敳的對話,

周問他:「何所欣悅而忽肥?」庾反問周,「何所憂慘而忽瘦?」周回答:「吾無所憂,直是清虛日來,滓穢日去耳。」

這段對話雖然是二人調侃之語,

但從中可以看出,

清瘦象徵一種清高脫俗

例如《北齊校書圖》中,

士大夫寬衣博帶,

身披薄紗,一塵不染,

柔美之態堪比旁邊的仕女。

北齊校書圖(宋摹本)

北齊校書圖局部(宋摹本)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魏晉南北朝人物畫與雕塑人像,雖然文弱清瘦,卻很有神氣。甚至有些形象面帶微笑,以一種飽滿、充沛的精神力量,彌補了體型外觀上的不健康。

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其實從來都沒有忽略形式上的美,只不過不同時期,不同歷史環境下,對美的定義不同而已。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往期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綠水青山·張立中國畫作品展
綠水青山·張立中國畫作品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