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不起,你的懂事一文不值。」富察皇后的結局值得每個人深思……

「對不起,你的懂事一文不值。」富察皇后的結局值得每個人深思……

文|胃竇Elaine

最近在微博看到這樣一句話:

適度的自私有益身心健康,過度的懂事體貼反而一文不值。

請輸入圖片

看完之後,我心裡突然有點難過:過於懂事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延禧攻略》的富察容音,她是最端莊賢淑的皇后,是乾隆皇帝一生的白月光。

可是自從當上了皇后,她侍奉太后,敬重皇上,善待妃嬪,處事謹慎,識大體顧大局,溫婉懂事。可最終,她的兩個孩子都過早夭折,自己也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

GIF

當她的孩子無緣夭折時,她情緒奔潰地問乾隆,「我是誰?皇上,你說我是誰?」

可是,乾隆的回答卻近乎是殘忍的,「你是朕的皇后,是愛新覺羅弘曆的結髮妻子,你沒有放肆任性的權力,更沒有中途退出的可能!」

最終,壓死富察皇后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兒子的死,而是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懂事規矩了一生,每天盡心儘力,可是到頭來,一切都是枉然。

「漂亮溫柔又順從的皇后」這個標籤成就了她,也綁架了她。

她活成了所有人心目中期待的模樣,卻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一天。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大部分人都忘了,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

如果一個不懂事的人突然懂事, 全世界都會看到他的變化, 無限地讚美他。

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都過於懂事, 他就沒有了任何任性的機會,只要做出一丁點不那麼懂事的事情, 就會被指責。

但這樣的懂事,其實是一種不被人看見的最深的絕望

記得,杜江在談到對嗯哼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呢?

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樣,「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不久前,蔣方舟曾在《奇葩大會》上分享了關於自己「討好型人格」的故事。

7歲寫書,9歲出書,少年成名的蔣方舟,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無論是普通的人際交往,還是在親密關係中,她都是盡量表現出懂事的樣子,避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讓別人不高興。

甚至在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時候,明明自己已經很不高興了,她還是不會表達出來。

這種「討好型人格」,其實也只是太過懂事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希望被肯定,也怕別人對我失望。」

大部分所謂的懂事,其實都意味著自我犧牲。用自己的不舒服換取別人的「舒服」,用自己的不快樂換取別人的「滿意」。

米里亞姆和埃爾芬研究發現:懂事的人容易患「取悅病」。

懂事的人習慣於優先滿足別人的需求,卻從來沒有關心過自己的真實感受。

長期以往,他們學會了迎合,學會壓抑偽裝自己的情緒,甚至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心情上。

除了表面上和氣,委曲求全換來的「懂事」,不但委屈了自己,也無益於與他人關係的維護。

在社交網站上看到一個網友分享的故事,因為小姑來到他們所在的城市找工作,儘管家裡也沒有空餘的房間,在提出借錢為她租房的建議被家人否決之後,懂事的她還是勉為其難地讓兒子跟自己住,為她騰出一間屋子。

可是,這樣的「懂事」,並沒有換來小姑的好感,卻因為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出現了不少生活瑣碎的摩擦。

她寫道,「她不交房租、飯錢也就算了,但在別人休息時還故意調大電視音量,連敲門的基本禮貌都不懂。」

最後,當她忍無可忍地要求對方搬出去住時,對方非但沒有不感激那段時間的留宿,反而在老家親戚的面前說自己大度懂事都偽裝的。

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過於懂事的人,一開始就確立了「他人認可高於自我需求」,他們在過分友善的過程中,不斷放低自我價值,於是就變得越來越低調,逐漸沉默,日益可欺。

當你的懂事變了質,就會被別人利用,變成一把傷害你的利刃。

王爾德說: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適度的自私有益身心健康,過度的懂事體貼反而一文不值。

我認識的一個女生,因為父母重男輕女,家裡又有個遊手好閒的哥哥。

畢業幾年,她不顧自己的能力,幾乎把所有賺來的錢全填了家裡的無底洞,除了父母的生活所需,還要替哥哥付首付,幫他娶妻生子。

可是哪怕再艱難窘迫,她也從來沒有對家人的要求說個「不」字。但換回的不是一家人的感激涕零,而是無窮無盡的埋怨和要求。

直到去年生了一場病,工作幾年的她,連兩萬塊的手術費都是幾個朋友七拼八湊籌集的,她才突然意識到,一味地逞強懂事,最終拖垮的只能是自己。

從那以後,她開始變得「自私」起來,對於家人無理的要求,不再毫無保留地一力應承下來,只在每個月打固定的錢回去,定期回去探望他們。

我們總是習慣於說「YES」,即便是面對我們辦不到,或是不願意接受的要求。

但生物都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人作為生物之靈,在這一點上更是進化到了極致,自私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

所以,不管是誰,都應該首先保護自己,只要不是惡意的傷害,適度的自私反而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你根本不知道現在陪在你身邊那個成熟懂事、會照顧人的男孩,是我用多少眼淚,多少次爭吵換來的。

這是出自《往後餘生》的一條熱評。

人啊!越懂事,越沒人心疼,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忽視了你,你也不會生氣,更不會無理取鬧!

越堅強,越沒人心疼,因為他們知道,不管多困難,你都能扛下去。

所以,如果可以,請嘗試不要那麼懂事,適度的自私反而有益身心健康。

但願我們都能像波傑克馬男說的那句話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別懂事太早,別涉世太深,別愛的太滿,別睡的太晚,別吃的太飽,別對人太好,別信的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馬拉雅FM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常說的「看著辦」,竟然源自《易經》!
你知道我哪裡好嗎?

TAG:喜馬拉雅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