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中國雙親的浪漫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卧看牽牛織女星
今天早上,媽媽在廚房忙碌包餃子,聽她講起前幾天回鄉下家裡,去趟我外婆家串親戚,看望了偏癱在床的大妗子,86歲的大妗子已經什麼都不記得了,卻突然問起我媽媽,村裡馬上都七月七趕會呢,我爸怎麼不來看她。媽媽的幾句感慨,我頓時心裡一熱,被七月七這個話題所觸動。
關於牛郎織女鵲橋會的傳說,每到七夕節,爺爺奶奶都會很老套地講起,說樹上的喜鵲都飛走了,牛郎織女又該鵲橋上會面了,說今年七月七那天都會下一場雨,據說那是牛郎夫妻激動的淚水。每年那幾天,我一直會很好奇那幾天喜鵲會不會真的很少見,納悶兒著牛郎織女為什麼會一年一度只在銀河鵲橋見面,整個懵忪的少年時代,因此會很期每年的七月七。
那時候,其實七月七牛郎會織女,這個凄美的傳說故事流傳很廣泛。小時候在外婆家,她也說七月七那天晚上,要靜靜地坐在院子的葡萄藤架下,夜深時可以看到天上銀河會有飛梭穿過,那是載著牛郎肩擔一雙兒女,過銀河去會他的愛人織女,但往往都是因為等得實在太久,基本上很疲憊地睡著了,從來沒有見到過牛郎織女相會的感人場景,至於那幾天的雨,幾乎倒是下的機率還是比較高,常常感覺很神奇。
小時候的七月七,一直很期待,不僅僅是那個神話傳說,還在於每年這個時候,可以見到爸爸。每年初秋,爸爸差不多都要回來休探親假,當然會帶很多好吃的回家。從我記事起,爸爸每次的回家,都是我們家和我們哥兒幾個的快樂時光,父母會帶我們去外婆家、姑姑們家還有爸爸的乾爹家串門,爸爸的禮物總是很受歡迎,我那時候吃到了我們當地沒有的落花生、喝到了信陽毛尖茶,還有各種點心,在分享這些美食美味的同時,也常常和年齡大小相仿的兄弟姊妹們交流大家的話題,會聽到關於七夕節更多的故事版本,當然也很是為天上的牛郎織女勞神落淚。
慢慢隨著年齡長大,七月七牛郎織女相會的凄美故事,越來越清晰地在記憶深處留下來,在各種歷史傳說和文學作品中都有七夕節的描述,印證了這個民間故事的各種情節、來歷和時間的久遠。
這個愛情故事能廣泛流傳於廣大民間,是因為從古至今,不同的歷史時期,承載了各種原因導致的夫妻聚少散多和悲歡離合,寄託著家庭團聚的美好願望,以至於約定俗成的成為影響深遠的情人節,以表達婚姻男女相思相聚的恆遠愛情。
七夕節,牛郎肩挑一雙兒女於鵲橋之上和織女相會的傳說,是婚姻愛情和家庭團聚的主題,賦予了夫妻恩愛和兒女承全的意義,更應該是白頭諧老的父母們的節日。
七夕節,中國雙親的浪漫。
六堡茶,地地道道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僅是它代表著內斂、沉穩、尊重與健康,更代表著一種中國人浪漫文化的延伸與傳承。
七夕節,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享
七夕節,更是健在雙親們的節日
選一份手禮回家,陪伴父母喝茶
過七夕,攜家眷陪著父母,煮壺六堡茶喝……


TAG:和頤堂之六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