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自檢胸部發現有包塊,會是癌症嗎

自檢胸部發現有包塊,會是癌症嗎

文/高醫生

體檢發現乳腺結節

「自摸」發現胸部腫塊

這會是乳腺癌嗎?

出現了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辦!

這段時間,很多剛畢業的小夥伴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伴隨著新工作的自然還有入職體檢。本以為抽個血、驗個尿就能回家吹空調,拿到結果卻不怎麼高興得起來。

圖片來源:網路

像血脂偏高、膽固醇偏高這一類吃出來的問題大家往往不在意(當然你應該在意),但很多女性朋友最怕看到的應該是這個:

圖片來源:網路

乳腺結節到底是什麼東西?會變成乳腺癌嗎?發現了要怎麼處理呢?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一臉問號,廢話少說,開始科普!

一、什麼是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breast mass/breast lump)是指通過觸摸探查發現或者影像檢查發現的乳房的團塊。可能伴有觸痛或乳腺分泌物。乳腺結節分為良性和惡性(所謂「惡性」也就等於是指乳腺癌)。

雖然結節有可能是乳腺癌,但實際上90%的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比如常見的乳腺纖維瘤。對於通過觸摸發現包塊的患者,建議立即去醫院進行影像檢查。影像醫師會根據結果對危險度進行BI-RADS分級,得到初步的結論。

「你在說啥?」,圖片來源:網路

二、乳腺結節的BI-RADS分級又代表什麼意思?

看了上面那一堆字母,可能你又是一臉問號。別著急,接著往下看。

BI-RADS是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簡寫,是由美國放射學會制定的通過影像檢查結果對乳腺包塊的惡性程度進行的評價方式,級別越高代表越危險。BI-RADS分為6級,具體意義如下:

0級:

本次影像檢查結果不完整,需要和以往影像資料相比較或結合其他影像檢查進一步評估。

嚴格意義上來說,0級並不代表無風險,而是需要進一步檢查

1級:

根據乳腺影像檢查顯示乳腺結構清楚未見異常,可以判斷為正常。

女性常見的、多發的乳腺增生歸於此類。建議每年複查一次

2級:

良性病變,建議定期隨訪。

包括以下幾種:脂肪瘤、單純囊腫,良性鈣化等,以及多次複查無明顯變化的乳腺結節。建議每年複查一次

3級:

可能是良性病變,惡性風險小於2%。

大多數查出包塊的女性屬於這一類,例如無惡性表現的乳腺纖維瘤。需要進行短期隨訪,一般在3~6個月一次。

4級:

較嚴重,考慮惡性病變可能,需要活檢明確

4級又分為a、b、c三級,惡性的危險性逐漸增加,範圍約3~94%。

4a:低度可疑惡性。實性腫塊有1-2項惡性表現,需要病理學檢查。惡性可能在2% 到10%。

4b:中度可疑惡性。惡性可能在10-20%。

4c:高度可疑為惡性。實性腫塊的惡性表現不超過3項,尚不具備象5級那樣的典型惡性特點,此類病理結果往往是惡性的,惡性可能在30%以上。

5級:

高度懷疑為惡性,幾乎可以認定為乳腺癌,但需要手術切除活檢。

實性腫塊的惡性表現>3項,具有高達95%的惡性可能性。

6級:已經由病理證實為惡性病變

也別太擔心,大部分的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

三、這些都是醫生的診斷,我自己能做什麼?

1、活檢

對於BI-RADS分級4級和5級的人群應該儘快進行穿刺檢查,也就是活檢。

穿刺檢查是確定有無乳腺癌最重要的檢查方式,也就是用一根細針穿入包塊內吸取細胞,在顯微鏡下檢查看是否有癌細胞。

圖片來源:會畫畫的高醫生

這種檢查方式是有創的,但是對人體並無危害,也不會引起潛在癌細胞轉移;但是通過這種方式未查到癌細胞,並不能保證沒有乳腺癌,仍需要嚴密關注

2、隨訪

對於屬於1,2級的人群需要進行定期隨訪,隨訪包括:

(1)每隔在3-6月進行影像檢查,確定沒有問題。

乳腺癌也與遺傳有一定聯繫,有直系親屬患病的人群建議需要更加頻繁更加密切地關注自身情況。

(2)密切注意有無疼痛、紅腫、分泌物等情況,如果出現立即前往醫院就醫。

不要怕去醫院,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3、自我檢查

除了穿刺檢查和定期隨訪,每個女生都應該學會進行自我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情況。

對於正常女性,也應該學會進行乳房自查。

乳房檢查的重點在於兩點:手法的正確性檢查區域的完整性

觸摸時,手掌平伸並將四指併攏,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順序對乳房進行局部輕揉,感受下方是否有腫塊。

區域包括外上、外下、內下、內上和腋窩處區域,以及乳房中間的乳頭及乳暈區需要目測是否有顏色變化或分泌物。

圖片來源:會畫畫的高醫生

同時,也需要注意乳房外觀的情況。比如有無發紅、凹陷、皮膚潰爛等,具體可以參見下圖檸檬。

圖片來源:網路

另外,如果直系親屬中乳腺癌患者,可以通過基因檢查進一步確定是否帶有高危基因。市面很多檢測機構參差不齊,還是建議去正規醫院進行。

最後,發現乳房包塊的人中,真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乳腺癌患者,對於乳腺癌完全沒必要過分焦慮;但同時,也不應忽視早期篩查的重要性。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定期體檢進行預防和監測。

本文來自談性說愛中文網謝絕未授權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Chao.Wang@rnw.org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在來「大姨媽」前,你來過「小姨媽」嗎?
月經不屬於女人

TAG:談性說愛Lovemat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