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鴉片戰爭後,清朝與列強談判為何不帶翻譯?難道官員能聽懂外語?

鴉片戰爭後,清朝與列強談判為何不帶翻譯?難道官員能聽懂外語?

原標題:鴉片戰爭後,清朝與列強談判為何不帶翻譯?難道官員能聽懂外語?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人與人溝通的基本橋樑!所以說,學好一門語言很重要!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因為語言不精通造成的屈辱吧!


眾所周知,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外國人打開中國的國門開始瓜分中國的開始,是中國人領土喪失不斷簽訂不平等條約的開始,是……而在這些「是」裡面還有一個令人感到屈辱的事件!那就是中英談判的翻譯問題了!

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環境背景!根據英國人攻打中國清政府的原因,他們的說法是,林則徐虎門銷煙,阻擋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無利可圖,所以才會進攻中國!而當時,因為國力不如英國,而英國人又步步緊逼,給道光皇帝施壓,在這種壓力下,皇帝不得不懲罰林則徐來給英國人看,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說法!


然後呢,關於兩國之間的關乎戰爭與否的問題,雙方打算談判下,他們選擇了面談,這是琦善負責的。不僅如此,琦善還是負責調查林則徐給英國人一個交代的主要負責人!所以,關於選擇誰來擔任這個翻譯人員,他也是很糾結的!


因為要調查林則徐,所以,林則徐的翻譯不能用,為了保護他與英國人的會議內容不被泄露,廣東的人也不能用,巧的是,他聽說當時就廣東還算平靜,原因就是鮑朋會幾句外國話,在英國人面前能說得上話!再加上又有人推薦,綜合種種跡象,他就選擇了鮑朋,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出於謹慎,他還是稍微監督了下鮑朋!


鮑朋,作為一個小小的廣東買辦,一些地方性的語言還是可以的,但是,像兩國溝通這種大事自然是難以勝任的!事實上,從後來英國人的記錄中也能得知鮑朋的英語很糟糕,後來,中國就是一再割讓土地,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

而英國人就比較重視這件事了,他們帶了不止一個翻譯人員。足以顯示出他們的重視,他們的敬業!也是從那之後,中國人談判都不帶中國翻譯了,而且寧願相信外國翻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問號 的精彩文章:

正視歷史?日本電視台播放南京大屠殺真實報道,是對侵略反思嗎?
最摳門的軍閥!吃飯就吃花生米拍黃瓜,卻一直在教育上肯花大錢!

TAG:歷史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