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最早看穿宋江的3個人,一人成仙,一人攜美隱退,一人稱王
在梁山接受朝廷招安以前,宋江的威望是無人可及的,可以這樣說,只要宋江一句話,眾兄弟都是回答:「哥哥,你吩咐就是。」然而,隨著宋江力排眾議的接受招安,宋江的自私、目光短淺也讓很多兄弟為之不滿,在後來朝廷不斷將梁山軍當槍使,卻沒有給梁山眾位兄弟什麼福利富貴的時候,梁山大將們對宋江這個老大是越來越失望了。這個時候,很多好漢已經慢慢識破了宋江接受招安的真實目的,而這三位牛人目光深遠,後都得到善終,其中一人得道,一人帶著美女成功隱退江湖,一人更是帶著兄弟成功創業成為一國國王。
得道的是梁山法術第一高手公孫勝。攜美隱居山林的是浪子燕青,成為一國國王的是混江龍李俊。
首先我們來說說入雲龍公孫勝。一直以來,公孫勝都是梁山「神仙」一般的人物,他雖然算是晁蓋時代的老人,但宋江上梁山以後,面對宋江和晁蓋的權力鬥爭,公孫勝卻沒有參與任何的爭鬥。隨著後來晁蓋的犧牲,宋江的上台,公孫勝仍然不是宋江的嫡系,但也仍舊盡心儘力的為梁山大業而努力著。在很多次次戰役當中,公孫勝那神乎其技的法術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梁山接受招安的時候,公孫勝雖然沒有如武松、魯智深他們直接提出反對,但智商很高的公孫勝已經看透了宋江招安的真面目,其實這個時候,公孫勝已經萌生了離開梁山的想法,但最終公孫勝還是選擇了留下。在王慶戰爭以後,公孫勝已經深深的了解到了朝廷的險惡用心,也看到了宋江為了自己的前程所做的一切自私自利的事情,目光深遠的公孫勝已經想到,如果自己再呆在梁山軍,就算不在戰爭當中戰死,也會被朝廷陷害致死。因此公孫勝就以「遇汴而還」為借口飄然而去,後終於得道成仙。
接下來我們再說攜美隱居江湖的浪子燕青。
雖然燕青是僕人出身,但盧俊義根本沒將燕青視為下人,盧俊義不但將燕青視為自己的徒弟,甚至也將燕青視為自己的親人,在盧俊義的培養下,燕青不但武藝超群,而且對於琴棋書畫都有著很高的造詣,可以說,縱觀水滸各路大神,燕青是難得的一位文武雙全的文藝青年。
燕青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他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遇到事情他總會去思考,因此在宋江接受招安以後,燕青已經成為梁山當中少數幾個看透宋江真面目的好漢。儘管在南征北戰當中,燕青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方臘戰爭結束以後,燕青還是選擇了急流勇退,並且還勸盧俊義也和自己隱退江湖,但盧俊義沒有聽,結果就遭到朝廷奸臣童貫的陷害。而根據一些野史記載,燕青最後是帶著北宋一代名妓李師師隱居山林去了。
最後,我們再來聊聊成為國王的混江龍李俊。
李俊被很多人視為宋江的嫡系,因為李俊三次救了宋江的緣故,因此宋江對李俊這個救命恩人,也的確是非常看重和感恩,因此宋江在掌握梁山大權以後,李俊也被提拔為梁山水軍總司令官,當然李俊也有這個實力。而且在梁山水軍系統當中,李俊的人脈關係網也非常強大,水軍的幾個頭目張順、張橫、童威、童猛都人都是李俊的好兄弟,由李俊來指揮梁山水軍,那的確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在宋江接受招安以前,李俊的確視宋江為自己的人生導師和偶像,但是在宋江接受招安以後,宋江的自私自利,宋江不顧兄弟們生死只為追求自己榮華富貴的行為,以及宋江在處理,梁山軍和朝廷政府軍關係當中的一些妥協甚至討好行為,讓李俊簡直是大為失望,慢慢的,目光深遠的李俊就看透了宋江的真面目。因此,在方臘戰爭結束以後,李俊就以自己生病要人照顧為理由,不但自己沒有跟隨宋江上京接受封賞,而且還將童威童猛兄弟留下。最後,李俊帶著童威童猛兄弟來到了現在的泰國,經過一番艱苦創業,李俊終於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國王。
應該來說,到了梁山接受招安後的四大戰爭時期,已經有很多梁山大將看透了宋江的真面目,但奈何心中對宋江的愚忠,對朝廷還懷有希望,最終他們當中很多人都遺憾的戰死沙場,而公孫勝、燕青和李俊之所以能夠得到善終,這和他們的目光深遠,懂得取捨,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文獻參考:《水滸傳》


※三國被埋沒的第一戰將,擊敗劉備,傷夏侯惇,卻死得令人可悲可嘆
※石秀平生愛管閑事,走上梁山前,卻辜負了這個小人物,少有人注意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