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數學差生:記住這4個原則,你的成績就還有救!千萬別放棄!

致數學差生:記住這4個原則,你的成績就還有救!千萬別放棄!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贊~

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看到吧!

作為學生最怕的就是寒窗苦讀十幾年,總有一科特別偏,而我接觸到的80%的學生,偏的那一科還都是數學。為什麼有的人數學就好像天生就學得好,而有的人就是挑燈夜讀好多年都還沒救呢?是智商問題?不,其實數學學得好與壞,在大學選定數學專業之前是沒有什麼智商差距的,你和數學學霸之間差的可能就是基礎和方法。

舉幾個例子。我身邊有的學生學數學喜歡刷題,這可能是小學養成的習慣,小學階段的數學很簡單,課本著重訓練大家的計算能力,只要記住公式就能把計算題做出來,這時候為了達到做數學試卷又快又好,很多家長會讓孩子練計算題,一次就是好幾頁的計算題。但是這個方法在初中高中是行不通的,因為初高中對於數學學習的要求已經不再僅僅是計算了。

再者是有的學生喜歡一邊做題一邊把參考書放到旁邊,做一道題覺得想不明白看不懂了,就把參考書拿出來看,這樣一邊做題一邊看書,表面上好像是把題做明白了,實際上考試的時候再遇到哪怕是原題,還是照樣不會做。

我有學生還這樣跟我說過:「老師啊,我的數學是不是沒救了啊?我為數學努力了好多年,結果現在上高中了,數學及格都越來越困難,高考我要怎麼辦啊?」

所以數學從小就差就真的沒有拯救的機會了嗎?答案是有的,有些人可能天生就走在一條錯誤的學習數學的方法道路上,還以為自己的努力是正確的,今天老師針對數學偏科生說一些學數學的最簡單的原則,要想重新把數學學好你就不能急,今天說的都是最簡單的方法原理,咱們要先來把基礎給學紮實。


我有學生在學數學的時候覺得數學課本里的例題和練習題都太簡單了,基本上都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東西,甚至有些學生不看例題的推導過程,直接死記硬背好公式就以為能夠解題。

實際上數學課本才是關鍵中的關鍵。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首先,課本的內容是針對所有學生來設計整理的,雖然看起來是比其他練習的內容要簡單很多,但是我們要明白「舉一反三」的道理,課本的公式推導過程絕對不是白寫的,與其刷那麼多題,還不如先把課本上最簡單的公式怎麼來的給了解清楚,當你明白這個公式怎麼推導出來的,以後遇到其他題目也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大多數數學偏科生總是學不好數學的第二個關鍵原因就在於:不會把已知的內容和需要解答的問題聯繫起來。我們看課本上的例題和推導過程,第一步都是從已知的知識點入手,然後逐步開始往後面推導。

當你推理到某個步驟的時候發現已經走不下去了,那麼就要開始回憶從前自己學過的知識點,看看用之前學過的東西能不能把這個坎跨過去,再想想這一步要解出來我們是否還遺漏了什麼知識點,回憶回憶曾經做過的類似的經典題型,最後再把答案推導出來。

數學不是文科,它需要大量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來維繫,且最終答案都是一步一步推導過來的,如果你實在是用遍了方法還是推不出來,那麼試著換個其他方法從頭來過吧,因為90%的原因是你從第一步或者第二步就已經開始推理錯誤了。


有時候我看著我的學生刷數學題那種幹勁就十分感慨:你刷那麼多沒什麼用的題目到底是為了什麼啊?甚至還有的學生覺得自己這麼進行題海戰術,總有一天能夠把數學學好呢!

作為老師,對於題海戰術這種方法我還是比較贊同的,因為一些本身確實沒有數學天賦的孩子,是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提升成績分數,但是你的題海戰術也要用對方法啊!

如果你要刷題,那麼最好是刷高考真題,當你刷了幾十套數學高考真題以後你會發現,高考的試卷其實並不難(江蘇、浙江卷除外),大多數的題型還都是第一年考過,第二年換個方式又考一遍,刷真題的好處就是讓你練出手感來,提醒你平時刷題的內容已經是高考真題類似的題型。


數學偏科生還有一個讓人感到頭疼的習慣,那就是老師已經開始講新的一個章節了,往往數學偏科生還停留在上一章甚至上上一章的內容練習上,他們大都認為自己對於上一章還沒有掌握到位,所以需要利用更多的時間進行複習。

這種想法是很合理的的,因為數學偏科的學生因為基礎等問題確實要比別人更用功才能跟得上,但是如果老師已經開始了新的一課,那麼你就需要立刻放下自己目前的複習進度,去跟上老師講課的節奏,再利用課餘時間加快速度複習前一章的內容,同時練習題也必須跟上老師的腳步了。

簡而言之,就是老師講新課的時候你得認真聽,練習題也要認真做,至於之前覺得還沒有複習到位的內容,請自己挑空餘時間補上,而不是在干正經事的時候去干以前的事情,顛三倒四隻會學得亂七八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贊~

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看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寫小院 的精彩文章:

家長必讀:那些「有教養」的孩子,從小就懂這5個小細節!

TAG:讀寫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