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天要完了,理直氣壯喝可樂的日子也要結束了

夏天要完了,理直氣壯喝可樂的日子也要結束了

「哪裡有饑渴,哪裡就有可樂。」

躁的酷日,悶熱的空氣,渾身的粘汗。打開一罐冰可樂,涼絲絲的氣泡蹦進舌尖,喉嚨頓時一片清甜,整個胸膛清爽通透... 嗯,這種痛快——

唯有那個酣暢淋漓的「嗝~~~」才能表達。

一口口,一罐罐,一天天,整個夏天過去了。你喝過的可樂罐大約能繞著你的小肚腩八八六十四圈。

自從十歲那年喝過第一口可樂,你的人生就被這種二氧化碳和糖水控制了。每當你下定決心戒斷可樂的時候,總會在某個盛夏功虧一簣——夏天是可樂的強勢天堂,煙可以忍著一日不抽,但是沒有可樂,不行。

是的,「遠離碳酸」和「吸煙有害健康」一樣,是新時代最默契的心照不宣。

GIF

從可樂風靡世界的那一刻起,人們就已經把食物當成了玩具。

透明可樂、藍色可樂、減肥可樂、復古可樂...你只需花兩包煙錢,就能享受一把網紅的體驗。至於口感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畢竟誰也沒有權利阻擋你對票圈接龍的嚮往。

減肥可樂說它能在飯後抑制中性脂肪的上升,但相對你少吃兩口的效果來說,可樂能抑制的脂肪無限接近於零

檸檬味的零卡無色可樂,喝到你和雪碧都懷疑人生。

這個賣點並不新鮮,1992年百事也曾推出了檸檬味的無色可樂,很快就在一片鬨笑中慘淡收場

如同真正的肥宅從來不好意思自稱肥宅一樣,肥宅快樂水當然也不是真正的快樂水。但傳統棕色可樂的便宜、普及,以及高糖和二氧化碳引發的血清素快速釋放的快感,卻讓消費者產生了極大的情緒共鳴。同時,當被調侃成了「肥宅快樂水」之後,位於飲料鄙視鏈最底端的可樂,彷彿有了一種脫胎換骨的叛逆精神。

「不是真正的可樂,就不是真正的快樂!」網路爆文大聲的吆喝。

人活著總是很艱難。可樂會上癮,肉會上癮,懶會上癮,連單身也會上癮

不過,「肥宅快樂水」帶來的品牌效應似乎是被誇大了。如今,在肥胖和亞健康已經成為全球問題的時代,高糖高碳酸的可樂儼然成為了「精緻輕奢」的死敵。儘管可樂公司不停在市場上推出適合當下精神需求的網紅可樂和懷舊情懷,但其全球營收下降仍然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今年,可口可樂計劃從全球多地退出裝瓶業務,並計劃將員工總數從13萬裁到4萬以下。在中國,可樂可樂公司則將自己的部分業務賣給了中糧和太古。

一句話,如果可樂真的那麼好喝坐收利潤,他們也就不必這樣大張旗鼓的裁員+折騰了。

日本的可口可樂公司一直在折騰的路上馬不停蹄。比如:比櫻桃味還要反社會的大蒜味可樂

媽媽會誤拿成醬油的鰻魚味可樂

號稱「喝完就能聽到沖繩大海聲音」的琉球可樂。這有點過分了啊

當你嘗試完世面上所有能買到的可樂味道之後,你也許會猜想世界上第一瓶可樂是什麼味道的。

發明這個秘方的人,想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吧?

讓人欣慰的是,這位大家想像中的大富豪,並沒有等到變成巨富的那一天。1886年,美國藥劑師彭伯頓想要鼓搞一種好喝、提神,還能減輕頭痛的葯,於是他用調好的糖漿加入冰塊和蘇打水,構成了世界上第一款可口可樂的原始配方。並含有真正的可樂果成分。

可樂果產於非洲,當地巫師咀嚼之後會產生特殊效果。也叫興奮果

1955年後可口可樂已不再用這種原料,而是直接添加類可樂果的甜味劑和咖啡因

然後就他就不停的為這款飲料糖漿追加生產線投資,終於在熬到扭虧為盈之前...死掉了。

藥劑師的浪漫化投資給接手人坎德勒上了生動的一課,他決定千方百計控制成本,只生產濃縮糖漿,然後吸引其他商人投資瓶裝生產。於是,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可口可樂利用公共水源建立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然後隨著美國大兵們打入國際市場,造成了轟轟烈烈的「可樂殖民」。在二戰結束的1945年,可口可樂公司已經躋身為一家世界級的超級公司。

二戰時美國政府為了防止酒精讓士兵們士氣渙散,但同時又需要一種能帶來刺激的酒精替代品。於是可口可樂擊敗了百事可樂,列入了軍方的採購清單。大兵們想著夢露喝著可樂,創造了自由古巴這種可樂預調酒的配方

由一瓶可樂引發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故事。電影《玉女風流》1961

有行家說,可樂好喝的包裝等級,分別是:玻璃瓶>拉罐>塑料小瓶>家庭裝大瓶。因為玻璃瓶的最有氣。

在20世界的上半葉,可口可樂還沒有成為廢品製造大戶。要喝可樂只能買散裝或玻璃瓶裝,喝完之後,顧客把瓶子退回,還能拿到一點獎勵金。1940年代,每個可樂玻璃瓶平均重複利用20-30次。

中國第一位為可口可樂代言的女明星阮玲玉。

廣告詞:可口可樂佳美之氣味,怡悅齒頰,止煩解渴。其衛生有益,又有補養精神之功。

到了戰後,易拉罐和塑料瓶被迅速投放於飲料行業。和玻璃瓶不同,這些成本低廉的包裝,在設計之初就壓根沒想過要回收。很快,各種大大小小的飲料瓶塞滿了各個城市的角落。其中光是可口可樂,每年全球就要製造超過1100億個一次性塑料瓶。

環保運動先鋒們開始抗議,可口可樂公司卻開始扮起了無辜。1950年,可口可樂發起了一場名為「美麗美國」的運動,宣傳公民素質和清潔習慣,號召大家垃圾分類,把可樂扔進指定的垃圾桶。

這個活動的潛台詞是:污染不是可樂公司的責任,而是消費者的責任。為什麼消費者不可以把垃圾隨手扔進分類垃圾桶呢?

2012年,紐約發起「世界不裝瓶日」,通過展示一個人在2年內喝掉的塑料瓶呼籲大家注意環境污染問題。可口可樂公司擔心消費者意識到自己生產的塑料垃圾如此之多後影響自己的銷路,寄出侵權警告活動方,要求立即停止該活動

在中國,包含可樂在類的各種一次性塑料瓶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與另一群人終日為伴。但即使是垃圾分類,仍然帶給我們一個無解的問題:只要扔進垃圾桶,這些難以降解的塑料污染就真的清零了嗎?

而喜歡可樂的我們還能怎麼辦呢?自從肥宅快樂水流行起來之後,似乎所有反對可樂的文字,都是對快樂的批判:可樂破壞環境,可樂對牙齒不好,可樂會流失鉀,讓你越來越肥宅...然而誰也不能否認的是,可口可樂這個最初叫做「蝌蝌啃蠟」的舶來品,已經和電影配爆米花一樣成為了我們天經地義的日常。終究還是很難界定這到底是精神需求還是生理需求,或者二者兼有。

就像除了喝之外,民眾自創可樂衍生品也早就歷史悠久。

反社會的硬核青年,用巴厘島藍可樂做可樂雞翅。試吃之後,除了味淡點,和普通可樂雞翅一個味

而只有懂得鹽花生泡可樂之妙趣的人,

才是真正地道的美國西部公路留學生

爸爸媽媽是不沉迷可樂的,他們對於碳酸飲料帶來的刺激還處於半適應階段。每當他們憂鬱的看著我們說:「養生文章說了,可樂對身體不好....」的時候,我們最大的溫柔也只能是暫時放下可樂,但一轉身,還是會奔向超市裡的碳酸飲料冰櫃。他們不會懂得可樂的精髓,這玩意好不好喝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不能成為那個拒絕可樂的人。因為當我放下了手中的冰可樂,差不多也就端起了那個泡著枸杞加菊花的保溫杯。

傳說最老的一批90後已經開始朋克養生。他們在繼承國粹精華的同時,也捍衛著千禧一代的全球化信仰。他們把枸杞泡進可樂,來大姨媽只吃紅棗雪糕,喝芒了之後不忘夜跑,隨時把脈確認自己還活著。

全民朋克養生,是爸媽不會懂的集體線上遊行。

朋克養生的初級版是枸杞泡可樂

進階版是威士忌加菊花

終極版是念慈菴shot干喝

可樂刺激多巴胺產生的一系列上癮機制,大約不是單純靠道德或教條就能戒除的。可樂公司仍然會靈活的變換體制,不停的向市場供應大量的廉價產品,當然,肥宅們也就會越來越多。污染也好,肥胖也好,齲齒也好,——想要戒除這種含咖啡因的高濃度糖分飲料,就像要戒除快樂一樣艱難。況且,可樂影響的不僅僅是消費者,而是整個產業鏈、本地的社會、就業以及政府的稅收和GDP。

那麼到了最後,誰能夠義膽忠肝的背起這口鍋呢?

當然是肥宅了。假肥宅真快樂,而真正的肥宅是否快樂那就沒人關心了。畢竟,作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肥宅,連呼吸都是錯的。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本周的浮象

那天和老友一起吃飯,菜辣湯燙人吵店熱,我揮手要一瓶冰闊樂。我問老友:「你要不要?」他說:「喝不動闊樂了,現在牙齒惱火得很。」

話音剛落,我聽到我的大牙嘎嘣一聲。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李沁夏天穿西裝玩混搭,頂著「雞窩頭」帥到不行,網友:娶我!
為什麼印度人,總是喜歡把頭包起來,難道他們夏天不熱嗎?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