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拜耳股價蒸發百億歐元!草甘膦到底致癌嗎?孟山都涼了嗎?

拜耳股價蒸發百億歐元!草甘膦到底致癌嗎?孟山都涼了嗎?

孟山都敗訴拜耳股價蒸發百億歐元

一樁官司,令德國製藥和化工巨頭拜耳公司的股價一夜間猛跌10%,市值蒸發接近100億歐元。

上周末,美國加利福利亞舊金山法院裁決,拜耳子公司孟山都因隱瞞除草劑危害賠償患癌園丁德維恩·約翰遜(Dewayne Johnson)2.89億美元。對此,孟山都公司表示不認同裁決,會提起上訴。

該判決是美國第一例草甘膦致癌患者起訴孟山都成功案例,而法院的裁決令拜耳及其投資人感到擔憂,因為它可能導致針對拜耳的進一步索賠。今年6月,拜耳剛剛完成對於孟山都630億美元的收購。

上周五,拜耳公司股票收盤價為95.73歐元,而受到孟山都敗訴的影響,本周股價一度猛跌至82.89美元。

生命垂危 指責孟山都隱瞞「農達」危害

今年46歲的德維恩·約翰遜曾在美國舊金山附近的一處學區擔任場地管理員,日常工作包括噴洒孟山都公司生產的除草劑「農達」等產品,每年使用「農達」(Roundup)除草劑20-30次。

約翰遜說,他在工作中發生過兩次意外,身體被除草劑浸濕。第一次意外發生在2012年。

而2014年時,約翰遜被確診患有非何杰金淋巴瘤,時年42歲。目前,他全身80%的面積都布滿了傷口。在病情最糟糕的時候,他無法講話。

約翰遜指認被告孟山都公司隱瞞「農達」危害,導致他遭遇不幸。據媒體報道,目前總計有上千人以類似的理由起訴孟山都。此次約翰遜的訴訟首先得到審理,是因為醫生宣稱他已瀕臨死亡。

最終加州高級法院的陪審團於8月11日作出裁決,約翰遜將得到2.5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以及約3900萬美元的補償性賠償。

孟山都是全球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其生產的旗艦產品「農達」是全球知名的草甘膦除草劑。法院宣布裁決後,孟山都公司發表聲明稱,「農達」除草劑並不致癌,將提起上訴,並繼續捍衛這一「有著40年安全使用史」的產品。

草甘膦是否會致癌?有無可代替產品?

近半個世紀以來,除草劑的使用,可以說是農業生產的一大進步。一方面除草劑的出現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但另一方面,濫用、大量或超量使用各類除草劑也被認為會危害人類健康。

德國40%的可耕種土地都使用含有草甘膦的農藥,每年消耗量達5000多噸,但其安全性在德國一樣存在爭議,爭議焦點主要在於其標準限量與規範的範疇。不過,德國農民依然認為它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除草劑。

普遍認為,草甘膦農藥和其他農藥一樣,如有殘留,肯定對健康不好;但是只要按照規範來使用,不會有大問題。

截至目前,只有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局於2015年3月明確指出,「農達」中的重要成分草甘膦「可能對人類致癌」。

而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加拿大評估機構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澳大利亞評估局澳大利亞農藥和獸葯管理局(APVMA)、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紐西蘭環境保護局(EPA)和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等機構,均沒有做出「草甘膦可能致癌」的結論。

約翰遜為什麼能勝訴?

在此次訴訟中,約翰遜的律師維納斯稱,草甘膦本身並不是最大的問題,他提出草甘膦和「農達」除草劑其他成分之間的反應使這一產品具有更高的致癌性。

在加州法律下,維納斯律師無需證明除草劑是導致癌症的唯一原因,而只需證明,如果沒有接觸「農達」除草劑約翰遜就不會患上癌症。

中國農業大學羅雲波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科學角度來講,很難證明農達有直接致癌的這麼一個作用,因為罹患癌症的個人個體差別特別大,而且它的因素也特別多,如果是說從科學的證據,來講農達是導致患癌的這麼一個說法的話,可能科學上的證據是不會成立的。

他進一步說道,不過從陪審的角度來講,它肯定是偏向生病的一方。但是現在從各個國家,不僅僅是美國,還有很多其他的國際機構,像國際食品發展委員會啊,對農達都進行過比較細緻的研究,沒有發現農達會導致所謂的癌症,而且那個農達也用了很多很多年,應該說對於農業者,還是很積極的。

世紀大併購成為燙手山芋

今年3月21日,歐盟委員會有條件地批准了拜耳擬收購孟山都的交易。6月7日,拜耳方面宣布完成對孟山都的收購。這一德國公司史上最為重大的海外收購,一度被認為是將拜耳打造成為世界最大種子和農用化學品廠商的關鍵一步。

孟山都的主要市場在美國,拜耳則是在歐洲和亞洲。不過在收購過程之中,拜耳就有股東站出來反對,稱併購舉動為「狂妄的擴大疆土行為。」兩個月時間過去,股東的擔心看來並不多餘。

孟山都長期以來一直是環保與健康活動人士、特別是反轉基因種子與食品者的靶子。此次農達事件,更是為雙方的聯姻蒙上了陰影。投資人擔心,一旦有了約翰遜判決的先例,緊接下來的訴訟會給母公司拜耳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一些分析人士則樂觀認為,也不必太過擔心訴訟給公司帶來的財政負擔。因為在美國,類似程序的處罰會在上訴以後會大幅減少,甚至會被免除懲罰性賠償。以美國強生製藥公司(Johnson&Johnson)為例,該公司多次因護理產品涉嫌致癌而遭到索賠,在最後上訴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高額懲罰性賠償金被撤銷。

(歐洲時報德國版陳磊綜合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想在簡歷里添上「中國商務部」嗎?機會來了!坐標法蘭克福!
歐盟敞開大門引進人才,中國籍藍卡持有者數量在德位居第二!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