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史泰龍×凱奇、斯坦森×巨石強森:批片之王譜系考

史泰龍×凱奇、斯坦森×巨石強森:批片之王譜系考

原標題:史泰龍×凱奇、斯坦森×巨石強森:批片之王譜系考


同樣混在荷里活,但人和人的命運就是不一樣。


有人天生就是A級分賬片主角,也有人總在B級批片里挑大樑。


不過,即使如此,「逆天改命」也並非不可能。


有的人從A到B,有的人從B到A,靠的都是自己的實力。

批片之王的王位傳承考


文|古倫木


作者簡介:網路戰士。電影學碩士。



如果你是70後,也許有過那麼一段時間,一走進錄像廳就會看見施瓦辛格健壯的肱二頭肌;


如果你是80後,你放學後走進文化宮、電影院,看到的可能是尼古拉斯·凱奇掛不住笑容的臉;


如果你是90後,逢年過節的時候,傑森·斯坦森總是在影城放映廳,某個你叫不出名字的四字電影中守候著你;





年代熟臉秀


如果你是00後,公交站的宣傳牌上,呼之欲出的巨石強森好像隨時準備捏爆你的頭。


幾十年來這些好萊塢硬漢,前赴後繼地憑藉滿身腱子肉撞開了中國引進片的大門。


不過入門之後,尼古拉斯·凱奇和傑森·斯坦森走上了買斷路線,而施瓦辛格和巨石強森走的是分賬路線。(編者按:是的,「批片之王」只是個噱頭,作者和小編知道進口分賬和買斷的區別)


儘管在文化意義上二者殊途同歸,但在商業意義上我們不難看出,肌肉圍度大的明星顯然會賺得更多


01


批片之王的共同特點


說起批片之王的誕生,可追溯到80年代時《第一滴血》裡面的史泰龍。


錄像廳里,看慣了斯文的東洋硬漢高倉健的中國觀眾們,第一次看到這種胳膊比大腿還粗上幾圈的西洋硬漢,不可謂不震驚。

從那之後,西方肌肉男開始作為一種象徵存在,他們比黏糊糊的怪獸、紅紅火火的爆炸、skrskr的追車戲更能代表好萊塢電影。



西方肌肉男成為荷里活的一個象徵


縱觀我國多年來的引進片,我們會發現,銀幕上的「老外」看起來總是大同小異,他們體脂率低、輪廓分明、不苟言笑,打起架來煞有介事,完全不同於成龍、洪金寶那種帶著雜耍性質的功夫。


他們不在乎重複自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同定海神針,儘管這些動作片打著他們的名號,總會給人一種大製作的既視感,而實際上大多片子質量堪憂得就像是CCTV-6工作日下午檔。



說不上是批片之王選擇了我國觀眾,還是我國觀眾選擇了批片之王;總而言之,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與他們建立起了一種默契與親密——我知道你的片子絕對不會好看,但我就想看看你。


你在,就好。


02


王位的更替即是審美的流變

原本這種發乎情、止乎禮的君子之情淺淺淡淡地連接著彼此,他們可能也不知道自己銀行賬戶里總有些入賬來自那個古老東方的神秘國度。


院線、觀眾和批片王之間形成了「良性互動」,院線經理也說,「他的片說不上有多好,但中國觀眾就是認他。」


然而有時我們也會厭倦他們不斷的自我重複,有時候接二連三的爛片讓我們對某個演員徹底失望,所謂相聚離開都有時,批片之王的王位,就在觀眾審美的更替中傳承著。


如果說早期的史泰龍和施瓦辛格是一種奇觀化的存在,那麼觀眾逐漸轉向尼古拉斯·凱奇則證明了他們開始在意硬漢的內心世界。



中國觀眾從視覺上的硬漢審美逐漸關注起硬漢的內心世界


90年代,西方世界對於我們來說已不再那麼新鮮,觀眾更多被倡導瀟洒自由的香港電影吸引了眼球,肌肉壯漢淪為明日黃花。


與吳宇森導演合作的《變臉》成為了尼古拉斯·凱奇打入中國的契機,他也打破了彼時中國觀眾對好萊塢硬漢的固有想像,他纖細但不單薄,臉上總是蒙著淡淡的憂鬱,看起來比彭于晏還要「天賜大恨」。


比起力量型男星,凱奇更重謀略,中國觀眾看膩了太多動作的動作片,突如其來的走心觸動了觀眾心底的柔軟。


可惜後來債台高築使得他反覆透支了觀眾對他的信任,終於,這位批片之王也被大眾廢黜。

後來2005年前後的傑森·斯坦森與2015年之後的巨石強森亦是各具特色,前者鐵漢柔情,後者是個……超級巨人。


巨石強森的走紅似乎象徵著審美的輪迴,至於是倒退至史泰龍年代,還是螺旋上升到新的台階,只能等到下一個批片之王誕生之後,我們才能做出評判。


03


人見人愛的批片之王


批片之王王冠上最閃亮的那顆明珠,毫無疑問是屬於傑森·斯坦森的。


傑森·斯坦森是一個從CCTV-5到CCTV-6的男人。


他原本是一名跳水運動員,效力於英國國家隊12年,退役之後因被蓋·里奇看中出演《兩桿大煙槍》而走上影視之路。



跳水運動員郭達


他出道後便接二連三地和中國演員合作:李連杰《宇宙追緝令》(2001)、舒淇《玩命快遞》(2002),冥冥之中註定了他和中國的緣分。

頻繁地刷臉讓中國觀眾記住了這個身材棒棒、頭髮少少的男明星,而後,在尼古拉斯·凱奇一次又一次用爛片傷了中國觀眾的心之後,傑森斯坦森神不知鬼不覺地接過了他的衣缽。


一時間這個來自英國B級片演員,竟在中國成了好萊塢動作片的代言人。


惜范·迪塞爾,略輸文采;萊昂納多,稍遜風騷;一代天驕馬特·達蒙,只識彎弓射大雕。


截至去年,傑森·斯坦森自2010年《敢死隊》以來主演過的17部電影中,只有4部未能引進國內,中國內地累計總票房超過45億元人民幣,且大多數都是買斷進來的低成本影片。



斯坦森在票房上的成績,「批片之王」名副其實


這個成績遠高於18年17部的尼古拉斯·凱奇,足以讓郭達森成為當之無愧的批片王中王。


他是李連杰的好搭檔,救舒淇的好雷鋒,演小品的好郭達,是新一代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然而,他在好萊塢的地位則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其主演的電影在北美的票房很少有亮眼的成績,在A級製作中,通常也只能噹噹邊角配料。


上圖:斯坦森出演作品北美總票房及平均票房;


下圖:強森出演作品北美總票房及平均票房


因為對美國人來說,斯坦森就像他的前輩尚格·雲頓(比利時)、龍格爾(瑞典),始終是一個外國人、一個動作明星、一個僱傭軍,很難真正入到八大(六大/五大)電影公司的法眼。


而巨石強森就不同了,他和施瓦辛格一樣,都有移民背景,又由於性情和經歷,成為「美國甜心」,是會呼吸、會走路的「美國夢」本夢。巨大的人氣,讓他們從一開始就進入到了好萊塢的權力核心,進而變成A級片的代言人,全球型偶像。


所以,在這個暑期檔,斯坦森的《巨齒鯊》緊接著強森的《摩天營救》而來,目前來看,中國人民很對得起「老朋友」,《巨齒鯊》的票房步步高,超過《摩天營救》,大約只是時間問題。



《巨齒鯊》在中國的確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可是,在那邊廂,《摩天營救》在北美和全球市場上,無疑還是比《巨齒鯊》高了一個檔次。


——這,就是A級片和B級片的差異,就是好萊塢親兒子乾兒子的區別。


04

肌肉英雄的黃昏


三十多年以來,銀幕上的好萊塢硬漢一直在變,從不苟言笑到耍寶逗貧,折射的是時代審美趣味的迭代。


而其中被冊封為中國「批片之王」的那幾位,當然也浸染上了第一人口大國、第二電影市場本身所特有的氣息,既是錯愛,也有榮幸。尚格·雲頓和傑森·斯坦森應該會充溢著感激之情,而對於阿諾和凱奇來說,大概也有意外之喜。


不過,無論中外,「肌肉英雄」都逐漸成為瀕危物種,不僅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後繼乏人,而巨石強森不僅日漸年邁,更何況一直形單影隻(相類似的,還有超巨星型的湯姆·克魯斯)。



孤膽「超人」阿湯哥已是瀕危物種


動作電影的形態,在超級英雄搭配綠幕、CG之後,已經呈現了巨大的變革,隨著漫威、DC的漫畫改編電影一浪接一浪,再輔以好萊塢空前的品牌營銷力,「海外市場」的口味只會日益和北美趨同,留給傳統型孤膽硬漢的時間和空間,正在越縮越小。


從光膀子、疙瘩肉的好漢一條,到緊身衣、高科技的英雄一窩,時代在變,直愣愣、硬邦邦的直男主義,如今讓位給了柔和、多元的宅腐浪潮


是好是壞,當然莫衷一是,不過,可以想見的是,「批片之王」的寶座,終歸要落滿灰塵了。


THE END


(特別感謝鐵杆槍粉兒偌俗提供獨家動圖)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槍稿 的精彩文章:

TAG:槍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