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幾張圖,糾正一個錯誤,銘記一段歷史

今天幾張圖,糾正一個錯誤,銘記一段歷史

今天8月15日,朋友圈都在轉發這樣一張圖:

其實嚴格意義上今天發張圖配上文字,不是很正確。容易產生誤導,這張圖節選自一幅油畫,油畫的名字為《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由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的陳堅創作。油畫背景地點是:1945年9月9日9時的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

而今天是8月15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下圖這張何應欽當時接受日本投降降書的照片引發了爭議,很多人認為,何應欽接受受降書時,姿態不對。更有人罵何應欽有辱國體。

實際上仔細觀察下: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里接受日本投降的實景拍攝現場圖片即明白;

1,投降日軍全部光頭,表示戰敗投降。

2,中國軍人的軍帽可以放在桌上,而日本軍帽必須自己托在手裡。

3,投降日軍的桌子狹短,而國軍的桌子寬大。

4,除岡村寧次外。中方代表坐的是皮沙發,日方代表坐的是木椅。

正是由於何應欽坐的是寬大桌子,而遞交降書的小林淺三郎略顯高大,同時身子剛好被擴音器阻隔,才形成了何應欽接受投降過程不得體的爭論。

下圖是早幾天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戰艦上向盟軍投降的圖片,麥克阿瑟身後站著骨瘦如柴的兩人是才從戰俘營解救出來的喬納森·溫賴特和英國將軍珀西瓦爾,麥克阿瑟在接受投降書上簽字用的著名的五支派克金筆,其中兩隻當場送給了這兩人。簽完後,麥克阿瑟揚長而去,休息室里休息去了,最後才出來做致辭。

與麥克阿瑟不同,在9月9日何應欽接受日本投降時,按事先規定,日本眾人進入會場即向中國人敬禮,中國人無需回禮。在拿降書去簽字時,日本人向中國人敬禮,中國人無需回禮。在岡村寧次簽完降書,由小林淺三郎呈遞時,向中國人敬禮,中國人無需回禮。

但何應欽在最後接受呈交的投降書時,略微做了回禮。關於這點岡村寧次的回憶里歸納為「畢竟是東方道德。」

實際上何應欽雖然早年留學日本,但在抗日戰爭中,戰功彪炳,從未妥協,展現了中國軍人應有的血氣。

而1945年的今天8月15日在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廣播《停戰詔書》後,蔣介石和朱德同時向岡村寧次發出了向己方投降的電函。

1945年9月9日9時,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岡村寧次正式簽署了向中國的投降書,交給了時任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何應欽在會後向全國做了簡短廣播(原文如下):

「敬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已於9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艱苦奮鬥的結果,東亞及全世界人類和平與繁榮從此開一新的紀元」。

Andy.Z

2018.08.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餓先生說 的精彩文章:

TAG:餓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