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大號如何學會和粉絲「互撩」?
「這屆 AI 不行。」
智能多如狗,AI 遍地走。在科技圈言必稱「人工智慧元年」的時代,形形色色的智能助手紛紛上崗就業,以至於現如今,想找個活人客服都難。但真正用起來,智能客服沒見過幾個,智障客服倒是見多了。被電商網站的所謂「智能」客服氣到爆炸,想必你和我一樣已經歷過不知多少次了。
這屆「智能」客服,你給出頻率最高的指令八成是「請給我轉人工」。用戶問一句,客服答一句,這樣的陳舊套路本來就很被動。而一旦「智能」客服對用戶答非所問,很容易出現再無下文、「天被聊死」的情況,於是很快被用戶棄用簡直是常態。
不止於智能客服,信息傳播才是藍海
當初敏博士將自己的公開履歷,以微信公眾號內智能對話助手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場的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智能語音交互還可以這麼玩兒——把故事交給它。
將副總裁兼北京研發院長的背景資料,作為新品發布的介紹實例,這我還是頭一回見到。藏在那個公眾號背後的,這位本領不僅限於回答、還能主動向你提問的小傢伙,是思必馳剛剛推出的企業服務智能機器人:會話精靈。
會話精靈,是前阿里 iDST 智能語音團隊組建者初敏博士,來到思必馳近一年來潛心研發的成果。簡單講,它是一個以啟發式對話為交互形式、以複雜結構為知識管理手段,幫助企業錄入、管理、分享碎片化知識和信息,並通過各種渠道
(微信、網站等)
將這些信息共享、分發給每位用戶的智能語音助手。這一類智能助手中,我們最常接觸的例子是很多網站的智能客服。但對於會話精靈,它可以擔當智能語音客服,卻又不止於智能客服這一種應用。思必馳會話精靈瞄向的,是信息傳播這片尚待被語音助手廠商開墾的藍海市場。
複雜結構知識管理+啟發式對話
不要被「企業」二字所嚇到,在思必馳看來,「為最普通企業員工所用」是會話精靈的一大重要特性,它不應成為只有專業技術人員才能觸碰的屋脊。會話精靈擁有一個簡單友好、幾無技術門檻的知識錄入系統。在它的管理平台中,內置了話題樹、知識卡片、知識問答三種框架結構,來實現碎片化知識信息的複雜式管理。
而在會話精靈的背後,是思必馳耕耘多年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NLU)
。自然語言理解恰恰是思必馳早期成名的專業領域,小愛同學、天貓精靈、騰訊聽聽,這些近兩年的網紅智能音箱語音助手,其實都是由思必馳來提供解決方案。會話精靈所採用的語音技術基礎,包含了基於問答對、知識圖譜和任務型對話在內的多種信息提取模式。
「這屆客服」不行的地方,思必馳研發出了針對性的優化方案:啟發式對話系統。在回應用戶時,會話精靈不僅可以回答,還能夠主動向用戶提問。即形成主動性質的啟發式對話,甚至適當引導對話的方向,啟發和引導用戶探尋自己未意識到的潛在需求,進入下一輪的對話交流。這樣更像是和真實的人類在對話,你不再需要擔心面對著一個機器不知說什麼好。
傳統的人機對話中,智能助手只能處在被動位置,在用戶提出問題後給予解答。而會話精靈在解答疑問後還會主動出擊,提出其他相關的問題和建議供用戶選擇,以求滿足用戶可能存在、但尚未表露的需求。這種主動式對話基於知識庫中的話題樹,提取與用戶上個對話相關聯的信息來規劃提問。即圍繞著用戶的興趣,將交流展開和延續下去,和用戶一道,幫助其探尋自己內在的真實需求。
「精靈」何用:知識傳播與目標引導
智能客服是最容易理解的場景案例,但其實,在思必馳看來,會話精靈的應用遠不止於客服。其中首先被我們媒體關注到的,是企業微信公眾號中的知識管理與傳播。
這不難理解,眼下微信公眾號的熱度眾所周知。不論企業宣傳賬號還是媒體賬號,微信公眾號都是繞不開的傳播渠道。然而,公眾號內容往往基於文章的實時推送,這些文章復用的可能性很低。而偏偏,不少公眾號的內容是有著很高復用價值的。
常用的解決方法,是設置關鍵詞回復,但這種方式過於簡陋,很難綜合性地檢索到用戶真正所需所想的知識。會話精靈藉助獨特的複雜知識管理,可以將號內的文章收錄、組織成一套知識系統。在與公眾號的對話交流中,用戶就能夠輕易、精確又全面的,獲取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思必馳自己也就一家企業,本身當然先行示範。從官方公眾號,到初敏博士的個人履歷號,背後就是這位會話精靈在打理。只需要在公眾號內用語音說句話,會話精靈就能夠回以相關信息,並有針對性的主動向你發出詢問和建議,不放過任何可能的疏漏,同時幫你探索自己潛在的興趣所在。
思必馳介紹的一個案例是,在使用了會話精靈管理後,某公眾號的日均用戶交互次數由 2.7 次,上升到了 8.2 次。
當然,微信只是適用渠道之一。如果打開會話精靈的官網,會發現思必馳直接利用會話精靈,打造了一個獨特的互動式官網:關於會話精靈的所有產品信息,都可輸入語音或文字從對話中獲取。不了解會話精靈?打開它的官網你就明白了。
除了微信和官網,會話精靈還可以融入手機 app,甚至被植入到思必馳一向擅長的各種硬體產品內。
另一大場景類型,就是如智能客服那樣的目標引導類。知識傳播場景下,用戶的需求往往是不甚明確的,或者是需要會話精靈來挖掘和拓展的。那麼如果用戶的需求帶有明確目的性,那麼會話精靈當然更能夠處理得得心應手。
目前思必馳已經構想出了一些此類用途,比如銷售助手可以承接多數售前問題,回答用戶關於產品的疑問之餘,還能引導其了解更多產品信息、給出更符合其需要的建議,直至用戶決定購買的轉化節點。
比如人力資源
(HR)
助手可以代替真人,向求職者介紹公司和職位的基本情況,根據對方提出的問題給出關聯信息,更高效地幫助求職者了解情況。甚至還能從對話交流中,獲取對方的基本信息和意願,以此來幫助完成初步篩選。後記:
思必馳當前發布的會話精靈為 beta 版,其收費模式和標準也尚未確定,甚至短期內,它是在免費提供服務。因為基於語音助手的企業知識服務,確實是一個尚未被探明的未知領域,思必馳是這個細分行業的先行者,自然還需要時間、需要經歷去摸索。
從 2008 年創立至今,思必馳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有幾個員工的小小初創公司,而成長為一家 600 人規模,擁有北京、蘇州、上海三地研發力量的成熟企業。大約一個月前,思必馳剛剛完成了一筆人民幣 5 億元融資,這已是它經歷的第四輪融資。
去年 9 月,思必馳發布了全鏈路智能對話開放平台 DUI,面向智能語音領域的開發者,提供了一套可以直接對接的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再加上思必馳國內領先的 NLU 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會話精靈擁有一個紮實良好的技術底子。
所以當踏足企業知識服務這片新水域,思必馳要完成的重點工作倒不在語音層面,而是各種知識框架的搭建。為了保證會話精靈可以被廣大新手用戶所使用,思必馳選擇自己按照不同領域(比如自然、時尚等等),搭建起合適的知識框架。這樣用戶只需要向其中填入知識信息即可,簡單方便。
而在未來,會話精靈或許不僅會委身於軟體和客服。思必馳在智能音箱、智能車載後裝等硬體市場的優勢,也很可能會迎來會話精靈的加入。對於思必馳來說,會話精靈既是在原有智能終端解決方案業務之外,新開闢的另一條業務線,也有望成為助力原有業務的新亮點。
畢竟在智能語音這片方興未艾的新市場,還有太多未知的模式和機會等著被發掘。
特別策劃


※拼多多登陸納斯達克,黃崢的「本分」與避不開的爭議
※不能讓人變懶的手機就換了吧
TAG:虎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