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28年將所向無敵?美國陸軍歷史最悠久但一直有問題

2028年將所向無敵?美國陸軍歷史最悠久但一直有問題

文|閻濱

2018年6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指示國防部立即著手組建太空軍,這一舉動顯示特朗普希望在美國現有四大軍種之外,再創立一個新軍種。不出所料,特朗普這一出人意料的表態旋即引起五角大樓的軒然大波,如果這一指示能最終落實,這將是繼1947年《美國國防法》之後,美國武裝力量體制最大的一次變革。

美國現有五大武裝力量,分別是隸屬國防部的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這是美軍的四大軍種。此外,隸屬國土安全部的海岸警衛隊是第五大武裝力量,負責沿海水域、航道的執法,水上安全、遇難船隻及飛機的救助、污染控制等任務。

在今年的4月5日,去年11月剛剛上任的美國陸軍部長馬克·埃斯珀(Mark Esper)在華盛頓開腔:美國陸軍2028年將會在任何戰爭中都取得決定性勝利。埃斯珀在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講話。他表示,未來十年,美國陸軍將所向披靡。

美國陸軍作為美軍歷史最悠久的軍種,有一些州的陸軍國民警衛隊部隊其歷史能追溯到殖民時代初期,比美國建國還要早100多年。現在公認馬薩諸塞州國民警衛隊的直系祖先是1636年成立的馬薩諸塞殖民地民兵團。

1607年,第一批英國移民漂洋過海來到北美,建立起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這裡被以當時的英王詹姆士一世之名命名為詹姆斯敦。第一批移民中有富有經驗的職業軍人,他們是參加過荷蘭獨立戰爭的老兵。移民們帶來了歐洲的火槍、盔甲,他們在職業軍人帶領下,下船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築防禦工事,並全套移植了英國的民兵制度。

到18世紀30年代早期時,為抵禦來自內陸、不斷侵襲殖民地的印第安土著部落,並防禦不時從海上出現的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強國的侵擾和海盜的騷擾,北美13個殖民地全都擁有英國式的民兵隊伍。母國英國給殖民者們簽發一張張特許狀,鼓勵他們遠渡重洋尋求新生活,但英國王室和政府並不願為保衛殖民地花錢,而是希望殖民者們自己組織防禦力量。同時,殖民地居民尊崇源自17世紀英國的軍事制度,民兵制被認為是捍衛民主的神聖制度。他們基於英國內戰的教訓,對常備軍充滿警惕。

民兵制度的核心是,所有健壯男性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在殖民時代,北美殖民地民兵部隊頻繁與印第安人爆發衝突,還追隨宗主國陸續捲入了安妮女王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七年戰爭作為第一場具有世界性武裝衝突特徵的戰爭,其北美戰場部分也相當重要。在這場戰爭中,英國為保衛北美殖民地,第一次派出大批正規軍遠渡重洋。戰火吞噬了英國大批軍費,當1763年戰爭結束後,為彌補財政虧空,英國對北美殖民地加征賦稅,這為美國獨立戰爭埋下了伏筆。

在「無代表不納稅」的口號下,北美殖民地與英國決裂。1775年4月19日,英國正規軍與北美民兵在萊剋星頓郊外爆發衝突,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儘管美國人對常備軍歷來充滿疑慮,但大陸會議的代表們卻意識到常備軍在未來與英國的大規模戰爭中必不可少。6月19日,大陸會議正式宣布組建大陸軍,這一天從此成為美國陸軍的建軍日。

獨立戰爭結束後,1784年,議會正式解散了大陸軍,只保留80名士兵和幾名軍官以保衛西點要塞和幾座軍火庫。此後幾年裡,議會勉強同意招募幾個連的步兵和騎兵,總計800餘人作為常備軍,以彌補臨時動員民兵的不足。1787年美國憲法頒布,1789年華盛頓就任第一屆美國總統,聯邦政府正式成立,獨立戰爭中的炮兵英雄、自學軍事成才的前書店老闆亨利·諾克斯被任命為第一任陸軍部長。

1792年,美國國會通過《徵募法》和《統一民兵法》,落實憲法中有關國防的條款,國會規定了正規陸軍的員額和撥款辦法,以制約常備軍,防備其造反。同時還授權總統在外敵入侵時有權徵募民兵。

美國陸軍由常備軍和民兵兩部分組成,其傳統在獨立戰爭的戰火中逐漸形成:由平民士兵組成的民兵後備隊,與一支小規模職業正規軍並存。民兵提供大量受過一定訓練的士兵,而正規軍則提供專業軍事技能和中堅力量。在獨立戰爭中,大陸軍與民兵互為補充,齊心協力、並肩作戰。這一傳統歷經第二次英美戰爭、美墨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的考驗,直到新世紀的伊拉克戰爭依然如故。

美西戰爭後,針對美軍暴露出的不足,老羅斯福總統那位律師出身的陸軍部長伊萊休·魯特對美國陸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歷史悠久的各州民兵改名為國民警衛隊,除了越南戰爭外,國民警衛隊和正規陸軍一道參加了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戰爭。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聯坦克是如何做到數量世界第一,質量又碾壓西方的?
成就武當的不是張三丰,而是另有其人:為終極夢想耗盡畢生精力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