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千萬買回一隻青銅「飯盒」,看了上面的98字,考古專家:賺大了

二千萬買回一隻青銅「飯盒」,看了上面的98字,考古專家:賺大了

夏朝真的存在嗎?大禹真的治過水嗎?一直以來,夏朝的存否都作為一個歷史謎團,困擾著中國的考古界。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夏朝是真實存在的,但缺乏一些強有力的考古發現,所以至今一直被外國學者質疑,認為夏朝是後人編撰出來的神話。所以找到從殷墟堆中的甲骨文、商周時期青銅器上關於夏朝的文字記載,才是重中之重!

在2002年的時候,北京一個博物館的專家,在海外的文物市場上,偶然發現了一個獨特的文物。咋看起來,這件文物其貌不揚的,就好像是一隻方方正正的青銅「飯盒」,事實上,後來證實了這確實是一件「食具」。

因為在青銅器上還刻著有98字的銘文,所以最終還是以巨資二千萬購買了這一件文物。但可惜的是,據收藏者說,這個青銅器其實還有一個青銅蓋子的,但已經不知道流落到哪裡了。

經過鑒定,專家們認為這件青銅器應該是屬於西周中期的一個名叫遂國的國君「遂公」所鑄,所以被稱為「遂公盨」,它距現在也已經有2900多年的歷史了。年代久遠這並不是最重要的,當專家們鑒定辨認出那98字的時候,直呼賺大了!這二千萬花的值啊!

這98字到底都寫了什麼呢?開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隨(墮)山,浚川……」,它記載了大禹利用削平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的方法,治理了洪水,後面則是論述了一些「為政以德」的內容。雖然在銘文中國有好幾個字,現在的專家學者們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絲毫不影響它對於中國古史研究的幫助。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這件遂公盨被發現以前,有關於大禹治水最早的記載是在戰國時期,而現在這一件西周中期後段的文物出土,則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

我們都知道,因為有了大禹,也才有了大禹之子啟建立的夏,也才有了我們的「華夏」之說。而遂公盨作為目前最早也是最詳實的文字記錄,這表明了早在2900年前,那時的人們就已經傳頌著大禹治水的功績,而「夏朝」作為三代之首,早在西周就已經深入人心了。所以說大禹是一個歷史人物,而並不是某些專家說的,是神或者是一條蟲,這對於夏朝的存在,進一步加深了可信度。

其次就是銘文中所記載的關於「德治」的部分,它的文辭、體例在已經發現的兩周金文中都是非常罕見的。早在之前,對於先秦古籍《尚書》的真偽都是很有爭議的,不過遂公盨的文辭、行文特點等都是和尚書基本一致,現在至少證明了《尚書》中的《禹貢》等篇文的真實性。

而它所記載的德治思想,更是表明了早在2900年前,就已經形成了相當豐富、系統的「德治」,而孔子所提出的 「為政以德」的主張,也只不過是對周人的總結和概括罷了。

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如果是從秦朝算起的話,才只有2200年;從商朝算起,則有3500年;如果是從夏朝算起,那中國的歷史則有4200年,再往前推的話,那就得算上三皇五帝時期才能有5000年!

拋開三皇五帝、秦朝、商朝不講,夏朝的存在就一直飽受著爭議,雖然二里頭大出土,證明了商朝之前確實是有一個朝代,但是因為並不能證明是夏朝,所以也一直存在爭議,甚至在國外乾脆不承認。

所以說,「證明」夏朝的存在,還是任重而道遠。

此文為歷史如雲煙原創,特此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如雲煙 的精彩文章:

此人12歲中秀才,47歲成為「總理」,死後卻被自己學生滅了族!
明朝神秘軍隊,為國盡忠六百多年,他們渴望被國家認可!

TAG:歷史如雲煙 |